“中国病人”李占洋个展 2010-08-06 12:06:09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佚名 点击:
6月底,这座西班牙小城一举击败纽约、伦敦、墨尔本等77个城市,荣膺首届“李光耀世界城市奖”。

古根海姆效应

 

据说即便只是匆匆一瞥,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那水纹式的钛合金墙也会让你终生难忘。对于这座建筑大师弗兰克·盖里的代表作,评论家和游客有着不同的描述:有的称它是一艘“幻想船”,有的形容它是在水中翻腾的鱼,还有的称它是“史前野兽”。它于1997年正式启用,自此以绝美的造型、特异的结构和独一无二的材料举世瞩目。古根海姆博物馆不仅倾倒了全球游客,更推动了毕尔巴鄂的发展,成就了著名的“古根海姆效应”。

 

一位去过毕尔巴鄂游玩的中国艺术家曾这样描述“古根海姆效应”:刺耳的刹车声从钛合金外墙上反弹回来,一辆旅游巴士停在了一座高13米、由新鲜紫罗兰和盆栽修剪而成的大狗雕塑旁。鱼贯而出的游客们手中紧攥着相机,当太阳从云层背后微微探出脑袋的那一刹那,整个建筑,整个河畔,甚至整个城市都活了起来,柔和的阳光从博物馆苍白墙面的每一个角度折射出来,人群开始惊呼,激动与兴奋使得他们合不拢嘴,仿佛唯有此起彼伏的照相机快门声才能表达他们想要记录下一切的欲望。此刻,没有人关心这个金属容器里究竟在做什么展览……

 

在何辰看来,类似的表述都表明,古根汉姆博物馆的形象已深深被世人所铭记。渐渐的,人们开始将毕尔巴鄂的城市形象与这个建筑联系到一起,甚至以此代替了过去作为一个后工业城市衰败的形象。

 

“刚开始的时候,绝大部分市民是反对建造古根海姆博物馆的。”欧玫回忆说,当时毕尔巴鄂正处在一个蜕变时期,许多人都失去了原来的工作,大家对未来都充满了迷茫。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建设耗费了80%配给文化和艺术的公共资金,大部分人认为这项开销过于庞大,更何况当时毕尔巴鄂的经济状况并不乐观。

 

然而回过头来看,这座建筑最终成了那一代毕尔巴鄂人精神上的支柱。

 

统计数据更能戏剧性地说明这个问题。古根海姆博物馆落成后第一年就吸引了136万人来到这座人口仅35万的小城浏览、参观,其中84%的人都是冲着这座博物馆而来的。据不完全统计,由参观该博物馆所带来的相关收入占市财政收入的20%以上。

 

有意思的是,上海世博会期间,威名赫赫的古根海姆效应不仅吸引了众多建筑学、城市规划等领域的专业人士关注,连浦东干部管理学院和党校市长班的学员都被组织到这里来参观学习。

 

上海市普陀区一位领导在参观时,兴奋地表示:“普陀区与毕尔巴鄂很相似。”他指出,目前,苏州河畔已建成丝绸博物馆、造币博物馆等20座民族工业博物馆,是上海市规模最大“河畔博物馆带”。据说,毕尔巴鄂这一“再生典范”增强了该区的规划信心。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