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台”陈家刚个展 2010-08-24 14:43:54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佚名 点击:
随着经济发展进程的加快和现代生活方式的变化,主要依靠口传心授方式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消失,世界各国都面临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存在基础”日渐狭窄、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的困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论是从文化价值方面,还是从经济利益方面,都是刻不容缓的大事。

草案目标清晰,困难犹存

 

有网友说,从此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草案看,该草案注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法,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尤其是保护其传承力度。网友指出,草案通过规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制度、明确规定非遗范畴、规范非遗的传承与传播,确保了从多个层面和渠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保护。

 

不过,网友也坦言保护工作的艰难性。署名“马知遥”的博客文章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绝大多数对象都在民间、在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脱离它产生的具体语境,不能脱离它脚下的土地。而保持乡土的醇厚,保持原生态民间艺术的本质谈何容易。民间艺术在受保护和被侵犯的境地悖论性地生存,一方面要继承和发展,另一方面又面临城市化的解构和冲击。那些被乡民们祖辈相传的艺术也许在人类学和民俗学家看来价值非同寻常,但在城市化、商业化日益加剧的时代,传统的手艺或者技艺大多已经或即将退出历史舞台,其艺术精神更难保持,保护工作的艰难可想而知。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