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级、进社区还是社区建
然而,眼下在国内,社区博物馆正值发轫之际,成熟的案例仍屈指可数,因而对于社区博物馆的创办模式,也存在究竟是社区级、进社区还是社区办的讨论,各方正以实践摸索发展道路。
天津市和平区崇仁里社区自办了全国首家社区居委会博物馆,馆内荟萃社区的创作成果,交流个人制作、收藏,不定期开展个人作品展示、家庭收藏鉴赏等活动。这类社区博物馆,并无明确的保护对象,但可供交流学习。其展品水平与活动规模以达到社区服务的基本目的为旨,即社区一级的博物馆。
而天津河西区秀峰里社区成立的“终身学习中心”就是博物馆进社区的典范。天津博物馆与驻地街区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博物馆派人参加了学习中心的挂牌仪式,并以独特资源支持学习中心的活动。今后,随着周边十多家社区“终身学习中心”的建立,博物馆宣教部将为社区居民举办文化讲座、国宝进社区小型展览等系列文化活动。
以上两种办馆模式,是以民间收藏者交流展品和公立博物馆拿出展品到社区短期展出的形式存在。这两种形势正适合眼下我国社区博物馆的建设营运仍处于草创阶段,不少社区博物馆亟须解决场馆、资金及藏品等问题的现实。但台湾文建会社区博物馆方面的专家郑郁馨撰文表示,单纯的硬件、展品、资料的诉求还不足以凸显社区博物馆的精神内涵,它应该更强调文化脉络的记录、多元价值的呈现以及常态生活的关怀。社区博物馆的建立,就是为了让社区居民打破传统博物馆建设的樊篱,去发现社区本身就是探索知识的殿堂,发现乡土的一砖一瓦中的奥秘。
与此思维呼应的南京石头城社区历史文化博物馆被公认为比较完善的社区办馆样本。博物馆陈列的近200件物品都是社区居民自发捐献的,展品相当丰富,有南朝时的耕具、明代的马桶、各年代的结婚证,还有日军投降遗留物。社区博物馆设在历史悠久的鼓楼区石头城新村,设计装潢古典精致,陈列品也极具观赏价值。在件件充满生活气息的展品前,一部社区生活史跃然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