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灵魂上的影子——张晓刚
文/冷林
对于近几十年生活在中国的艺术家而言,90年代以来快速的社会转变使得艺术家们普遍产生一种无能和沮丧的感觉,他们从80年代社会价值代言人的角色突然跌落到自身社会合法性都需要被证明的窘境当中。艺术家开始纷纷放弃在现实中对理想模式的追求,无奈地以自我拯救和自我证明的方式从一种建设现代化国家与社会大文化的概念表达转向了自我存在方式的感知描绘。
张晓刚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出现的。在80年代,整个社会一直处于向西方现代文化学习,以及努力地使自己的文化“现代化”和“当代化”的过程中。张晓刚在这样的氛围里如饥似渴地吸收西方的艺术思想与形式并进行表现,他把宗教中神秘主义的东西和绘画中表现主义的方式结合在一起,努力的塑造出一种超越现实主义世界的精神性认识。直到1993年,他第一次去欧洲亲临那些大师的艺术原作时,突然意识到他永远不是、也永远不会成为他学习的那些艺术家。
于是,1993年,第一次在张晓刚的绘画中发现了一张“中国脸”,一个寄托着另外的、更确切的说是隐藏于自己文化中的活生生的“脸”,几十年沉淀下来的归属于自身的文化已经非常牢固地寄生于现在。2002年开始,他从对人物的描绘进入到对与纪录、阅读相关物件的描绘,比如墨水瓶、灯、笔、电视机、沙发、笔记本和书等。在这些非人的景物与器物中,人工的痕迹随处可见,所有的景物都是被社会改造过;同时这种描绘也是一种带有记忆性的历史塑造,这些器物承载着读书、写作、写信的要叙述、要交流、要表现的个人精神功能。张晓刚通过家庭到环绕家庭景物的描绘展现出一种把“个人”密切联系到历史、记忆、意识形态的特有的现代文化。在他的摄影作品中,他把创作本身直接转换为留下痕迹的过程。图像是使“个人”连接的世界,而文字的书写直接变成了表现。艺术家重新连接起阅读和形式。在这种形式的连接中,中国传统书画的那种阅读方式好像被再一次激活。他的艺术好像就是这种传统在当今的痕迹。
本次展览试图通过张晓刚的个人文献来展示他创作过程后面的动机。这一展示会使我们更深入地体会一个艺术家以及一件作品产生的情绪及变化。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所谓创作的秘密。当然这个秘密不是有意隐藏起来的,她是一个有趣的、有待发现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是产生文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理解文化的过程。
【编辑:李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