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纪念卡拉瓦乔逝世400周年发现其作品 2010-12-08 17:11:40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作者:李岑 点击:
2010年11月18日,中国精神病人终于有了自己的艺术基地,这不仅是—个开创,而且必将对中国众多人文领域产生深远影响,这是因为在此之前,通向中国人内心深处的那扇大门一直是关闭的。

记者:“原形”艺术中心的作品,有什么挑选标准?

 

郭海平:能给人们带来启示的就值得展出。有些在住院医师看来画的“不知所云”的、被丢到垃圾桶里的作品,却被我捡回来。我挑选作品看三条:一,病人有自发的强烈的创作欲。同在一个房间里,面对笔和纸,有的画两笔就顾左右而言他,有的一画就停不下来并沉浸其中,非常专注,后者的艺术创作就完全是纯粹的、始于内在的;二是,挑选未受过任何美术教育的病人,他们的作品看不到教育的痕迹和环境的污染,完全是原生态的表达。三,也就是最重要的一点,作品能够向我们传递许多重要的内在精神信息,这些信息可以拓展人们的精神空间,并让人的精神获得更多的自由。

 

记者:作品卖出后,所得收入怎么支配?

 

郭海平:将来我们会参照国际模式代理他们的作品,一旦有经济回报,直接回馈给病人本人或者监护人,用于改善他们的生活与治疗,比如用副作用较小精神药物,因为眼下大部分病人使用的药物副作用较大,病人的精神世界基本被忽略了;另一部分用于推广病人的作品和中心的发展。病人创作,需要一个独立的、无干扰的空间,这需要大量综合的投入。可是现在医院都超负荷运作,这些几乎不可能。我们以后会试着接一些病人来“原形”驻场创作,为他们提供一个相对安静、独立的创作空间。当然,卖画更重的目的还是减缓他们在现实中的生存压力和体现他们的社会存在价值感。

 

记者:在你看来,精神病人的艺术作品有什么特色?

 

郭海平:我发现很多病人的作品所表现的视角是游动的,有时还入深入物体的内部。还有很多病人会画出密集的点,画作的颜色也极其鲜艳。下笔肯定,明确,没有犹豫,也是他们作品的—个普遍特点。总体上说,他们的作品反映的都是人的潜意识精神世界,通过这些作品我们可以发现人的许多潜能和天赋,再与其它正常的艺术家创作的作品相比,精神病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个性,而看那些正常的艺术家作品,没有自我,个性苍白。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