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世界的这片区域,尤其是中国大陆,是否真的存在西方艺术(现代或当代)的市场?
尼克-西门诺维克:进军香港的计划并非仅以中国为目标。香港被视为整个亚洲的一个平台。在韩国、台湾和日本已有惊人的藏家基础,近期这些地方对印象派及现代艺术的需求或许是最强的。当然我们在中国大陆也确实看到了对这些领域的兴趣。
记者:画廊是否曾考虑过在北京而不是香港建立分支?
尼克-西门诺维克:北京或上海这样的地方,其文化生产的水平和深度都是惊人的。香港则有些矛盾:市场在这里,艺术家们却在别处。北京具有有机的系统,批评家、出版、博物馆、美术学院和工作室都在那里。然而同时在中国大陆做生意有严重的运作问题。税务问题是出了名的。外资画廊在那里很难经营。
高古轩进军亚洲是为那些尚未习惯接触西方顶级艺术家的一级市场的藏家们服务。为此我们需要开在一个中心枢纽地区,而香港在这方面比北京更能胜任,是人们买卖艺术品的地方。
在韩国和台湾确实有一些非常成熟的藏家。而从中国最近的经验来看,这方面的兴趣还不是太深,还停留在一种炫示的层面。
我感觉对很多人而言这只是漫漫旅途的开始。藏家们如此迅速地赶了上来,这令我印象深刻。在巴塞尔艺博会可以看到来自北京和上海的人们。对于画廊有责任教育藏家一事,有很多可以探讨之处,而藏家们同时也在进行自我教育,通过游历、看展览和参观双年展。我认为在画廊与拍卖行为提高此地展览质量作出的努力之间,藏家们也都准备好自己来做许多“重活儿”,你会发现东西方藏家之间的差距将开始迅速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