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再评:
美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何时来中国,是一个伪问题。我们身边并不缺少美国文化的日常意象:在美国大片和“时令美剧”里,在遍地开花的洋快餐里,在桌上的碳酸饮料里,甚至在电脑上打出这几个字时,你电脑的处理器都可能打着隐形的美国烙印。
只是对此我们已习焉不察,而这种“司空见惯”正是一种文化渗入一个社会细胞里的表征。那么,我们何时能像这样向外输出自己的文化,植入自己的形象?回答这个问题前,首先要改变当下“无山寨,不销魂”的文化尴尬。神州无处不“山寨”,并不表明我们创造力强,因为祛除表层的风光,你看见的只是一些自慰式的发展幻觉。它不代表创造,反让我们摄入了慢性毒素三聚氰胺。
“山寨文化”,是一种伪文化,甚至带有反文化的印迹。是消费文明下的一种过度消费现象,也是文化不自信的表现。对“山寨产品”的低级模仿和消费是短视的,它会反噬自身创造性,导致创新能力的进一步干枯恶化。没有文化创新的拙劣模仿,只能生产一些不伦不类的洋泾浜。在这样的尴尬里,美国何时来我们这里推销形象宣传片,就只能是个苦涩的问题。
【编辑:李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