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时五年,以敬畏心做拍卖 2011-03-18 10:36:50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杨扬 点击:
2010年是北京匡时拍卖成立第五个年头,这一年的两季拍卖中,匡时拍卖的成交总额分别高达11亿元与15.6亿元,稳坐国内拍卖行业第四把交椅。跨过五年大关,适逢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迅猛崛起,机遇与竞争并存。为此,特邀北京匡时拍卖董事长董国强,谈匡时过去五年的成长经验、对未来的期待与规划。

2010年是北京匡时拍卖成立第五个年头,这一年的两季拍卖中,匡时拍卖的成交总额分别高达11亿元与15.6亿元,稳坐国内拍卖行业第四把交椅。跨过五年大关,适逢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迅猛崛起,机遇与竞争并存。2011年初,艺术银行专访了北京匡时拍卖董事长董国强,谈匡时过去五年的成长经验、对未来的期待与规划。

 

2005年10月,正值中国艺术市场第一个高峰期回落的低谷,北京匡时国际拍卖逆市成立。一晃五年过去,2010年匡时以秋拍的形式隆重地庆祝了五周岁生日,15.6亿的成交额创下了匡时五年来最高单季成交纪录,15个场次中有7场百分之百成交。面对风云多变的中国拍卖市场,可以说这一季拍卖交出了颇为令人满意的成绩单。

 

匡时成立至今的这五年,中国艺术市场可谓是一波三折,如果画一张行情曲线图,我们可以看到若干个小高潮和相对漫长的低谷期。03年开始的一段市场黄金时期在05年开始回落;调整之后,06年下半年市场温度有所回升,却又很快在07年下半年遭遇金融危机,一直到08年,艺术拍卖市场都处于相当低靡的一段时期;到了09年,市场才终于重新渐入佳境,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峰。五年间的起起落落中,很多当初一起进入拍卖行业的公司悄然离场了,令人欣慰的是,匡时不仅在业内取得了一席之地,还打拼到了一个相当靠前的位置。2010年的两季拍卖,在成交总量上匡时均稳坐第四把交椅。五周年秋拍虽然没有过亿的拍品作噱头,但凭借一系列千万级的成交,匡时表现出的踏实稳健作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中国的经济转型与社会阶层新格局的形成,艺术品收藏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收藏艺术品将是国内富豪阶层“由富及贵”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艺术品投资也正在成为股票、基金、房产之外的第四投资热点。跨过五年大关,匡时面对的是更为庞大的中国艺术市场与更加诱人的利润空间,当然,同时面对的也将是更激烈的竞争环境。2010年匡时一年的成交额就超出了过去四年的成交额总数,登记在册的买家也呈几何倍增长,其中新面孔就超过三分之一。在新的市场形势下,匡时的扩张触角也已经徐徐展开。2009年底,匡时香港拍卖公司挂牌成立,并在香港与日本亲和株式会社联合举行了首场拍卖。匡时香港的成立并不是像许多人猜测的那样,是要将香港作为更重要的第二市场,其目的更多地是在于扩大匡时在港知名度,加强与香港客户的联系,“主战场”还是在北京。同时,也在2010年底,北京部分也扩大了规模,匡时的办公地点迁入了同一写字楼中面积为一千多平米的宽敞新址,主要在业务部门与客户服务部门进行了增员。

 

从成立伊始,匡时就是一家带有着强烈个人风格的拍卖公司,发起人董国强和刘益谦,一个是业内赫赫有名的大藏家,一个是享誉京城的艺术玩家,两人的专业素养与热情、以及在业内的人脉与口碑,都对匡时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家新公司甫一露面便受到业内的广泛关注,第一场拍卖就有知名藏家的支持和大买家的到场,都是这种机构领导人模式带来的正面效应。时至今日,匡时的规模日益壮大,将领导人个人色彩转化为企业文化成为其亟待解决的问题。现任董事长兼总经理董国强在采访中也坦言,摆脱“一言堂”的局面、寻找到合适的经理人、完善公司运营制度化,是未来几年匡时保持继续成长的重要目标。他希望在匡时十周年庆典上,这些企业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已经完美解决,公司走上一个更为良性的运行轨道。

 

在董国强的办公室墙上,挂着一幅胡适的《自题小照》立轴,这是他在香港苏富比以122万元的天价拍回来的,创下了胡适作品最高价。董国强之所以愿意花如此大价钱买一幅小字,是喜欢上了这首小诗的文字:“偶有几茎白发,心情微近中年,做了过河卒子,只能拼命向前。”他说很能体现他做拍卖以后的心境,一边是不灭的理想主义热情;另一边则是之前作为艺术玩家所不曾有过的辛苦。

 

【相关阅读】

 

北京匡时2011春拍6月6日举槌

一兰一竹一石 有节有香有骨

北京匡时增设北美代表处

北京匡时成立当代工艺品部

【专题】2010匡时秋拍

匡时:玩出来的拍卖公司

2011春拍征集:匡时“辛亥百年”书法专场

匡时油画雕塑专场成交1.8亿 刷新多项记录

北京匡时协助新教育基金会举办慈善募捐

匡时五周年秋拍15.6亿元圆满收槌 创历年最高单季成交纪录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