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胜中:看他们就是看未来的风景 2011-03-22 13:45:23 来源:作者博客 作者:苏典娜 点击:
吕胜中,山东平度人。擅长年画。1978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艺术系美术专业,1987年中央美术学院年画专业研究生毕业。山东师范大学艺术系美术专业教师。作品有《腊月集》、《吉庆有余》、《观花图》等。

  到了2000年以后这个局面发生了变化,国内院校纷纷成立了实验艺术或与实验艺术相关的专业,关注这一块教学的活动也很多,较早的是由一个民间机构于2006年发起的延安艺术教育研讨会,组织者就是利用延安这个地方,表示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对今天中国美术教育中承担责任的想法,召集了全国的一些教育专家,以及与实验艺术有关的老师和院校负责人;中国美院也在2008年校庆的时候,组织过实验艺术教育讨论会,校庆期间还有两次关于实验艺术教育的展览“五谷杂粮”和“十八案”。

 

“五谷杂粮”是近些年来学院培养出来的一批有影响力的艺术家的作品,“十八案”是近些年来一些实验性教学的课程;还有一次是在广州美院,以教育系作为牵头,举办了叫“第一步”的研讨会,讨论实验艺术教学,与研讨会相关的有一个叫“实验空间与实验视野”的展览。这些活动都是想对中国实验艺术教学已在学院艺术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做探索,大家都有一些收获,但是我们总觉得不够,还需要有更充分的会议来提醒这件事情。最大的问题是当时的会议都比较仓储,会期也不长,更重要的是没有对实验艺术整个情况的全面了解。

 

我们这次做这个活动,也基于学院对我们实验艺术系的支持,近些年也不断取得一些阶段性成果,几届学生的毕业作品也不断引起社会的注意了,大家都给予充分的肯定。另外对教学结构的建设,我们较早就定位了“学术的、学院的和理性的”工作理念,以及我们的工作内涵,比如我们要树立现当代文化啊,建立本土的语言啊,另外怎么把它课程化、学院化,通过实践使得这些理念有一些更清楚的经验。这几年做下来,我们觉得原来的教学大纲还是可行的,教学、课程,包括基础课的设置也有了阶段性的成果。我们也希望能以中央美院作为一个发起者,召集全国性的会议,讨论怎么能使得这个学科建设更加协调统一。因为这个专业教学的发展不是哪一个学院的事情,而是整个中国美术教育的事情。这个会议基本上就是基于这样一个想法。

 

记:据说这次会议邀请了许多国际知名的策展人、艺术家等艺术同仁?

 

吕:本来只想做一个国内会议,后来院里面觉得应该更加国际化,因为实验艺术教育这个概念在欧美不存在,我们单独劈出来这样一个专业,那可能不了解中国的人就会问,你们为什么要建立这样一个专业呢?他们什么专业都可以实验,而我们则要保留所谓“小传统”的国、油、版、雕的造型学科结构,同时又需要一个实验艺术的专业出来。所以召开这次会议,一方面是进行概念的交流,另一方面我们觉得在某种程度上,我们比西方在实验艺术教学上做得更有条理,我们对现当代艺术实践中还没有形成很严谨的学术概念的问题进行了梳理,比如说从方法论上梳理,并把工作方法、思想方法变成课堂上的可以实施的课程,这些年来,其他学校也都做了很多尝试。我们就需要与国际上的艺术同仁讨论这些事情,也许会互相促进,也许我们能够带动欧美艺术教育的新进程,因为他们也充满了困惑。于是这个会议就变成了国际会议。春节前,教育部刚下达文件国内要压缩国际会议,这就很难申请召开国际会议,我们提交申请很晚,但是最后批准了,这说明我们的确是做的是学术,而不是到处开国际会议浪费钱财,是真正为推进解决中国当代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