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松骨子里充满中国情节。虽然他强调艺术的形式语言,追求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视觉之境,但他依托的却是中国画和书法固有的写意性与抽象性;虽然他的艺术个性十足,强调自我意识,表达的却多是中国民族文化的哲思;虽然他蜚声国际,从1965年至今,应世界各地美术馆及博物馆的邀请,已举行个人画展八十余次,作品被全球五十余家美术馆和博物馆收藏,但他最为感念的,是故乡。
刘国松是两岸文化同根同源的杰出代表,也是两岸文化交流的使者。1981年,刘国松应中国画研究院的邀请,到北京参加该院的成立大会并参展,借此机会结识了李可染、刘海粟、陆俨少、黄胄、程十发、叶浅予、吴冠中等画家。1983年春节,刘国松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他在大陆的首次个人画展,此后多次在大陆各地举办个展和巡回展并做多场演讲,他对传统文人画理论的全新阐释,影响了大陆中青年画家,推动了近三十年来中国当代水墨各种风格的涌现。1992年,刘国松自香港中文大学退休回台湾定居,除了在台湾继续出任大学教职外,他仍然风尘仆仆地穿梭于海峡两岸三地之间,为现代水墨画的发展煞费心力。应中国美术馆之邀,中华文化联谊会和中国美术馆再次举办刘国松创作大展,因缘使然,也是历史之必然。在刘国松的身上,既可以看到一位艺术家为中国画现代化变革所作出的努力,窥探中国画现代化变革的历程,还可以感受到台湾近几十年的艺术发展,感受到海峡两岸的艺术交流之情。可以说,在现当代美术史上,他是现代水墨画的推动者,是中国画革新的代表性画家之一;在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史上,他作为改革开放之后在大陆举办画展的第一位台湾画家,作为曾经在故宫博物院举办回顾展的台湾画家,为两岸文化交流之典范。他丰富的创作精力、不满于现状的创新精神,也为艺术家们树立了榜样。
“八十回眸”,回眸的是一个艺术家的艺术人生,映射着一个时代精神。刘国松的创新精神,将继续伴随他的艺术之路延伸!
【编辑:冯漫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