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公凯
记者:潘院长您好,自2005年以来,中央美术学院开始将实验艺术引入当代学院教育中,最初是在造型学院内部成立了实验艺术工作室,如今已经单独设立实验艺术系。随之,全国各大高等艺术学院也陆续成立了实验艺术相关专业。而今年4月28日中央美术学院即将召开“中国学院实验艺术教育大会”,邀请了国内外各大高等艺术院校与实验艺术专业相关的同仁与会,您是如何看待“85新潮”美术运动之后,实验艺术在中国高等艺术学院已成为普遍现象存在的呢?
潘公凯:实验艺术是从西方传入中国的,是西方艺术在现代主义运动之后新的发展高潮。是从杜尚开始的,但兴盛起来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实验艺术在西方也是先在学院之外,然后慢慢进入学院教学体系当中去的。根据我个人的考察,在西方各大院校与实验艺术相关的专业,他们都不叫实验艺术,而是就叫纯艺术。并且在其教学中还是有些问题的,例如:教学不够系统和理性,课程基本是采用教师和学生讨论的方式进行。从我们中国人对实验艺术的看法来说,如果仅用一种讨论式的教学方式,其实不足以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而应该比较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知识传授,建构系统的基础训练方式,这样才能使学生有更好的表达能力。因为实验艺术不仅是创意,还有表达的问题,有了创意没有好的表达手段和能力,或者说对于艺术的表达语言不熟悉、不了解,表达就会不充分,会很粗糙而简陋。那么从这种角度来看,一方面是实验艺术应该进入学院,另一方面是实验艺术进入学院的过程中,需要在教学结构、理念以及思路方面做出调整和改进。所以正是从这样的角度出发,中央美院的实验艺术专业在起步之初,,我们就非常明确地提出了“学院化、学术化、理性化”的指导思想和方针,这正是针对实验艺术(西方称之为当代纯艺术)在教学当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提出来的,是极富针对性的。
从四、五年的教学工作效果来看,我们的指导思想和方针是很正确的。因为有中央美院大的学术氛围——中央美院的造型能力和审美基础很扎实,又有设计、建筑这样大的跨学科的氛围,同时主持实验艺术系的吕胜中教授等诸位老师又如此努力、认真、负责地投入工作。在实验艺术系的整个创办和建设过程中,老师们付出了大量的心力,可以说是不辞辛劳、不计个人得失地把这个专业建构得非常完整。在我看来,像我们学院实验艺术专业这样完整、理性、系统的教学模式,可能在整个国际环境当中,与国外美术院校相比,我们都有明显的长处和优势。在我看来,国外美术院校的当代艺术教学,还没有像中央美院做得那么系统,在教学中那么有方法,在基础上那么全面。因此,从学生作品来看,我们的学生作品不仅在创意和理念上非常有特色,而且作品质量以及最后的展示和表达效果,都比较完整、成熟,没有那种特别不负责任,不成熟,粗糙的,甚至乱七八糟的作品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