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都适应不了官场规则 2011-03-29 14:12:33 来源:《顶层》杂志 作者:品毓 点击:
蔡康永是一个见多识广却谦虚的人。他很本分,虽然他的长红节目为他带来高知名度,但他从来没有露出狂妄的野心想要打造个人的娱乐帝国。

蔡康永在台湾忠泰生活开发MOT ARTS 2008年策划的展览《ART FOR THE MASSES》 现场
 

慧眼识英雄的成就感


蔡康永跟其好友陈冠宇(J·CHEN)两个人在一起聊天的时候,常会做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彼此拿出一个已经在市场上完全站稳了的艺术家,互相询问对方十年前看到这件作品时,是否会用那个价格买下,比如说张晓刚如果十年前是一万美金,对方会有这个眼力把作品买下来与否。
 

这种核对的方法很有趣,因为这提供了藏家对自己的眼光重新审慎的空间与机会。在这游戏中,蔡康永与陈冠宇一定会有把握的买下的,比如说奈良美智、比如说张晓刚(只可惜蔡康永接触到张晓刚时,他的画已经很难买到了),而也有一些是蔡康永不会买的,比如说达明安·赫斯特的圆点点画,或者是张洹,甚至村上隆。(由于村上隆的卡通特质很强,在他的作品刚出现时,公仔设计和艺术中间的界限是很明确的,但是用现在的角度来看,是否有这个必要性去收藏村上隆的作品,就很难说了。)

 

玩这种游戏也好,真实去收藏作品也好,其实都是对自己眼光的确认。在蔡康永的眼里,很多人做收藏的乐趣就在于由客观环境来验证自己的眼光独到,在主流市场还来不及反应,就已经看到这件艺术作品的价值,下手为强地买下,这种过程往往给人很爽的感觉,就像是在演艺圈常见听闻人提起在林志玲或者周杰伦还没有红的时候,就已经跟人家说过自己知道这个人一定红的事迹,讲这种话的心情就跟比别人提早买了艾未未,比别人提早买了张晓刚是一样的事。

 

以精品的概念对待风格明确的大师作品

 

独具慧眼之后,又要如何看待如今已经在艺术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当代艺术家们,诸如王广义、岳敏君、张晓刚等人之后的作品?的确他们早期画出来的风格肯定是非常的标新立异,但是现在却也面对恐怕都没有办法跳脱出他那个时候所创造出来的风格,这种等待转型的耐心,藏家、市场、画廊都必须有。蔡康永也曾经和他的朋友衣淑凡谈论这个问题,其实,这种期盼艺术创作的推陈出新是一种不懂艺术史规律的迷思。纵观艺术史上的大画家们的风格演变速度没有那么快,雷诺阿、塞尚、毕加索,他们风格明确的时期常常超过十年以上,我们自己生活在当下的人又怎么能期待艺术家每一年都推陈出新?

 

对于沿袭经典风格的作品,其实也不需要去怀疑艺术家的行情是否会翻盘。蔡康永对这种作品的态度就是像对奢侈品一样。以奢侈品的品牌Dior、GUCCI、LV来打比方,如果品牌产生一些风格不那么明确的产品的时候,贵妇们买的意愿就会降低,因为她们要买就要买风格明确的CHANEL、LV。同样的逻辑这几个艺术家风格明确的作品也一定会被继续需求。如果他们新的作品跟旧的作品没有一点联系的话,那么收藏家们就会收手,所以,转型并不意味着全然的创新。众所周知,目前已经不在市场上的品牌,它的地位与潜力还是一直都在,只要这个品牌有一个新的动作,回到主流的速度会远远超过一个创新的品牌,如此的道理也同样适用于已经成名的艺术家身上。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