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拍卖 有几次举牌可以胡来 2011-04-16 11:22:06 来源:《北京商报》 点击:
去年11月,一名中国买家以5.5亿元拍得一件乾隆时期的镂空转心瓶,并由此创出去年单件艺术品成交价之冠。而5个月时间过去了,最新消息显示,这位中国买家还未付款。据记者调查,目前,拍卖市场的成交率已经成为整个市场的隐痛,热闹过后,90%的成交率就已经是行业里的佼佼者。这一切,与中

去年11月,在英国一家小型拍卖公司的拍卖会上,一名中国买家以5.5亿元拍得一件乾隆时期的镂空转心瓶,并由此创出去年单件艺术品成交价之冠。而5个月时间过去了,最新消息显示,这位中国买家还未付款。据记者调查,目前,拍卖市场的成交率已经成为整个市场的隐痛,热闹过后,90%的成交率就已经是行业里的佼佼者。这一切,与中国竞买者的心态有直接关系。

 

半小时拍出5.5亿元

 

买家造天价“玩消失”

 

5个月前的一天,即2010年11月11日,伦敦班布里奇拍卖行一只来自中国宫廷的乾隆粉彩镂空转心瓶经过半个小时的竞拍,最终以4300万英镑(加上20%的佣金,约合5.5亿元)落槌,成交价相当于估价的40倍。如果买家最终付款,那么该瓷瓶将取代去年拍出4.3亿元的黄庭坚《砥柱铭》,不仅刷新中国瓷器的拍卖纪录,还将宣告世界上最昂贵的中国艺术品的诞生。事后还有人透露,买下这只瓷瓶的人来自北京,并非传言所说的“上海一企业家”。

 

另据当时在现场的媒体报道,这一转心瓶拍卖时,拍卖行里挤进了几百人,绝大部分是中国收藏者,不少人是“打飞的”赶过去的。这些人轮番举牌,最后导致转心瓶以天价成交。

 

当时,还有热心的媒体帮拍卖行算账,得出的结论是,这一笔交易拍卖行的收益将不止860万英镑。这将使班布里奇先生一夜之间成为百万富翁。而成交价中还包括28%的资本利得税,不仅卖家要交,拍卖行也要交。如此一来,英国政府就成了卖家以外最大的赢家,坐收渔利1590万英镑。

 

然而,这一切似乎本就是“黄粱一梦”。据英国当地媒体报道,转心瓶卖家至今还未收到拍卖款项。拍品面临着二次上拍的命运。

 

国内收藏圈对这件事的评价是,在国内有押金、成交确认书等环节制约,拍卖会成交率都难以做到100%,在海外自由竞买、靠信用支撑交易完成的制度之下,“跑单”在所难免。“拍完天价再‘跑单’,不但目的不纯,影响还极坏。”对此,一位圈内人表示。

 

拍而不付成惯例

 

天价就为“争面子”

 

众所周知,在此次转心瓶付款事件之前,还出现过一次类似的事情。2009年2月26日凌晨,佳士得拍卖公司在法国举行的拍卖会上,圆明园文物——兔首、鼠首分别以1400万欧元被神秘买家拍下。随后,厦门商人蔡铭超表示,他是兽首的买家,但不能付款。当年3月26日,也就是蔡铭超付款的最后期限。当天上午,蔡铭超明确表示:“不管它!这个款肯定还是不能付。”此事至今未果。这两件事情凑在一起,对中国买家在国外拍卖市场上的形象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而对于神秘买家当初拍出天价的原因,目前有这么几种猜测。一部分人士认为,很有可能是中国买家争买的结果,也可能有“斗气”的嫌疑;另一部分人认为,拍出天价的目的就是为了拉高出货。买家从一开始就是“托”,将拍卖会上的这只瓶炒出天价,同时也将类似艺术品的价格提到了一定水平之上。

 

无论出于何种考虑,拍卖之后不付款都令业内侧目。在中央财经大学拍卖研究中心研究员季涛看来,国内买家在国外拍卖会的中国专场上经常互相血拼。“拼高了就不买,但现场不能丢面子。”更有专家认为,中国人总体上讲不适合参与拍卖,因为中国人太爱面子。一到拍卖现场,就容易互相较劲。但西方人不一样。他们一般想好心理价位后,就不会再追加。

 

不仅在国外,国内的拍卖市场中这种“跑单”现象也时有发生。永乐拍卖公司官方微博于今年3月25日发表消息称,截至当日,2010年永乐整年的最终交割率高于92%,并且绝大部分的买家都在一个月内完成了付款手续,“使永乐为委托人交上了满意的答卷”。从这段表述中就能够感觉到,九成交割率已经令拍卖公司相当满意,而余下的10%,似乎是行业可以容忍的。对此,永乐拍卖公司总经理董军也在其微博中称,这个市场,某些“天价”不一定给拍卖公司带来一分钱利润。

 

【相关阅读】

艺术品拍卖:零风险还是临风险

艺术品拍卖现微妙变化

看不懂的当代艺术品拍卖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