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合影篇 2011-05-30 12:57:15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作者:高岭 点击:
今天,在许多会议和展览上,在众多的平面和网络媒体里,在人们的饭后谈资中,“当代艺术”这个词已经成为了众多艺术创作者、经营者、宣传者、阐释者和收藏者眼中和口中的“不二法门”,一个最时髦的名词。

之所以说“当代艺术”在中国的使用语境中被简单化地剪裁了,是因为中国的艺术就其各个组成部分的整体而言,今天依然是以自然主义为诉求的古典艺术、以自由主义为诉求的现代艺术和以消费主义为诉求的后现代艺术的混合体,尽管从上世纪初开始,中国在被迫打开国门之后也试图在文化艺术领域里进行现代性的变革,但是中国上世纪大部分时间里特殊的民族独立和解放的社会政治斗争,根本无法使得艺术能够按照自己的逻辑递进规律发展。

 

即便如此,今天的中国仍然有一股新的视觉力量,在改革开放后开始的短暂的不到三十年时间里,摆脱了政治意识的说教和自然主义的伤痕与乡土风的控制与影响,在艺术的自律和反省方面,在艺术对变化了的社会结构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反映方面,在艺术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文化关注方面,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价值取向,走出了自己的道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作为这股力量的视觉体现的艺术作品,参加了西方一系列的重要国际艺术展览,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西方对非西方艺术的逐渐注意,参加展览的地域也扩大到了非西方的包括亚洲在内的许多国家和地区。这股视觉力量的作品在参加展览的时候,基本上都被冠以“当代艺术”的称谓。这表明,起初被西方策展人冠名“当代艺术”的中国艺术家的作品,虽然在逻辑的时间递进上远没有西方艺术界那么长久,但是它们在风格形态和价值取向上,已经完全不同于此前服务于政治意识形态的庸俗社会学意义上的现实主义和停留在自然主义趣味上的形式美学,而后者只能算是艺术中古典主义后期和现代主义早期的艺术创作范畴。西方的策展人和少数收藏家看到了这股新的视觉力量与中国正在从各个方面百废待兴中崛起的象征性和对应性,因为只有这种视觉力量较为准确地反映了中国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而那些庸俗的现实主义和自然形式的表现手法,则完全无视中国现在社会的实际情况,依然在用千年来并没有实质性突破的传统手法或者西方早已过时的油画风格。

 

这就是为什么源自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新潮美术运动,及其后来在九十年代和本世纪所展开的一系列不仅注重艺术语言风格更关注当代中国社会现实的实验性和先锋性的艺术作品,首先被西方策展人和收藏界冠以“中国当代艺术”的原因。是这股新的视觉力量而不是其他因循守旧的艺术传统被称之为“当代艺术”,尽管它们两者都处在中国改革开放最近三十年的同一个时间段里。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