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人之为人的责任感 2011-07-01 09:59:34 来源:投资与理财 作者:叶辉 点击:
齐白石《松柏高立图》以4.255亿元成交,元代王蒙《稚川移居图》以4.025亿元成交,吴冠中《狮子林》以1.15亿元成交……拍卖场上天价频出,各路资金纷纷涌入。中国嘉德创始人陈东升开始担忧:这个市场目前处于空前的高涨、空前的繁荣,当然也是空前的危机潜伏时期。疯狂的时候,一定是灾

 

收藏家被边缘化

 

拍卖场上艺术品拍卖价连创新高,艺术品价格暴涨的背后推手是谁?都是什么人在疯狂购买?

 

摩帝富艺术集团副总裁兼亚洲区总经理黄文叡认为:“从房地产市场和股市出来的钱,大量进入了艺术品市场。”

 

与他看法相一致的还有不少业内人士。他们认为,中国艺术品市场正从收藏型迅速转向投资型。近年来,股市、楼市始终在调整,没能走出低迷的格局,但艺术品市场恰好在这个时期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继楼市、股市之后最被看好的投资市场,高回报使资金疯狂涌入。

 

“现在拍卖场上的生面孔太多了。”郑州的夏先生经常出入各大拍卖场,他感慨说,“他们大多出手阔绰,并且盯住场内估价最高的作品。这些人一出手,许多艺术品拍出的价格,已经到了让人无法承受的地步。”

 

内幕人士透露,以“山西煤老板”、“内蒙富豪”、“陕北矿主”为代表的新富阶层,在拍卖场都很活跃。有媒体取笑说,这个群体原来主要是买楼,“陕北矿主”圈子里有人去西安,问另外的人给捎点什么,对方说“给捎栋楼吧”。如今,房子限购,股市低迷,艺术品市场火爆,他们也想到艺术品市场分一杯羹。

 

资深艺术品市场观察家西沐认为,大量的资金涌入,都聚焦到名家名作这些“龙头”作品上,高价拍品受到追捧,被业界称之为“掐尖”。大家都来掐资源稀少的“尖”,就必然造成少量拍品的价格大幅上升。

 

“外行”仍在不断涌入

 

新近,一则“中国4月居民存款减少4678亿元,资金流向艺术品等三大市场”的消息在网上被热炒。

 

艺术品拍卖天价频出,天津文交所买“艺术品股票”两个月赚17倍;某人捡漏1万元买到价值50万元瓷器……种种声音汇集在一起,对艺术品投资的中小散户们构成了“致命的诱惑”。

 

在一次聚会上,了解到记者投资艺术品已经有10多年,一位女士追问“年平均赚多少”。当得知“年赚30%左右”时,她立马撇嘴:“怎么这么少?”她接着两眼放光说:“我刚买了几件瓷器,大家都说明年涨一倍没问题。”

 

在这位女士的脸上,记者看到了2007年股票市场最疯狂时人们的表情。

 

记者联想到股票市场有这么一个说法:从炒股的经验看,当卖菜的小商贩都在议论房价的时候,它就到顶啦。什么时候崩盘?大家都认为它还会再“涨”的时候!那么,现在的艺术品市场是不是可能也是如此?

 

泡沫究竟有多大?

 

来自法国的一份报告称,中国已超英赶美,成为全球最大的艺术品拍卖市场。而个人财富增长最快的金融、房地产、能源、高科技等领域,成为中国艺术品购买的主体。

 

中国艺术品市场从上世纪80年代末复苏,到拍出亿元人民币价格的艺术品,整整用了20年的时间;可是从1亿元走到5亿元,只用了2010年的一年时间。

 

中国著名古画鉴赏家、书法家陈少慈先生认为,艺术品市场的价值回归是不争的事实,当前中国艺术品投资市场明显过热,整个市场已经进入了危险的泡沫期。而盲目跟风投资的后果,很可能就像以往中国股市那样,经历了牛市之后,陷入低潮。

 

陈少慈表示:“虽然在国外的艺术藏品拍卖中,拍出天价的艺术品也不算少数,但是像国内这样集体‘井喷式’的高价接连出现,在全世界来看,极为罕见。”

 

中国嘉德创始人陈东升担忧:这个市场目前处于空前的高涨、空前的繁荣,当然也是空前的危机潜伏时期。疯狂的时候,一定是灾难来临的时候!

 

 


【编辑:颜媛媛】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