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人之为人的责任感 2011-07-02 10:29:09 来源:21世纪网 点击:
我一直笃信博物馆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内涵,展品设计代表城市的底蕴,参观者则代表居民的素养。而去过这么多博物馆,最震撼的还是柏林的犹太人博物馆。它不如故宫博物馆恢宏,不如大英博物馆博大,不如华盛顿间谍博物馆新奇,也不如维也纳音乐小屋有趣,但它却是我见过最用心的博物馆。

另外的因素就是空白。犹太人博物馆的入口在地下室。进入后就面临岔口,有三条长廊代表三个选择,也暗喻着当年犹太人的三个结局,死难,逃亡和艰难共存。死难走廊令人出乎意料。走廊的尽头是硕大沉重的金属门,打开后便进入了大屠杀塔。大屠杀塔其实很小,脚下是一块狭小的三角形区域。里面没有任何东西,周围都是铁壁,几十米的上方有一道细小的缝可以看见天空。阴冷,黑暗,空白。但正是这空白,让每个参观者都情不自禁的想到当年犹太人被屠杀前的绝望无助。设计师曾坦言,空白不仅隐喻大屠杀中消失的数以万计的生命,也意味着犹太人民及文化在德国和欧洲被摧残后留下的永远无法消亡的空白。

 

最令人惊叹的是博物馆还有一处将这两个因素结合在一起,就是以色列设计师卡蒂希曼的“落叶”展览。那是一道空空的走廊,四面的墙雪白的刺眼,地上铺着用一万多个钢片制成的各种各样的人的面孔。这些面孔似乎在笑,似乎有着生命。然后当你走近,你就会看到旁边的指示牌写着,请踩上这些面孔走过。于是你踩在了那些面孔上,面孔被扭曲了,钢片发出了低低的声音,仿佛当年犹太人痛苦的呻吟。整个展览很空白,所有设计都在地面上。那些面孔也似乎在笑,但当你伴随着那呻吟走过,整个人却沉重的无法呼吸。

 

建设犹太人博物馆时,正逢东西德合并后不久。政府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东德的基础设施建设,以便与西德接轨。彼时资金缺口巨大,德国政府也曾深深犹豫于建设犹太人博物馆巨大的预算。但最终博物馆还是拔地而起,成为柏林地标性建筑。至今仍然享受政府的巨额补贴。门票十分低廉,儿童免票,全票也不过5欧,而Audioguide(有声导览)竟然用的是ipod。

 


【编辑:王心卉】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