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人之为人的责任感 2011-07-13 14:22:59 来源:艺讯中国 作者:欧美琳 点击:
众所周知,不久前在伦敦和纽约结束的拍卖季颇见纪录惊人,而在这两座城市大放异彩之前,北京与香港的拍卖会上也是纪录连连。如今正逢市场每年的“假日”,我们借此来回顾一下北京与香港的拍卖季,来更深地认识一下所有那些纪录意味着什么。

 

在多样性、品质和影响上,香港仍具作为国际市场的优势

 

尽管单纯地从财务情况上看,北京的拍卖行轻松获胜,香港在拍品的多样性和品质上却仍占优势,在国际参与度上也是如此。在诸如中国瓷器和当代艺术领域,苏富比和佳士得的拍品的品质胜过在北京的任何拍品。同时它们举办名酒、珠宝和名表拍卖会,在种类上也成功地胜过中国大陆。同时,北京的拍卖行几乎是专门为迎合大陆买家,香港则如以往一样扮演着国际枢纽的角色。今年春天,苏富比拍卖行中国艺术品和瓷器的得胜买家中有50%来自中国大陆以外的地区,在佳士得则有60%。在除中国传统现代绘画以外的所有领域,香港的拍卖行在品质上的保证都居于首位,吸引着国际上的买家和卖家。

 

香港与北京共创中国绘画拍卖新纪录

 

今春中国绘画拍卖的惊人纪录由两地市场中的亚军——香港苏富比和北京嘉德——分别创下。苏富比今年4月的尤伦斯中国当代艺术收藏拍卖会上惊喜连连。在这场近乎完美的拍卖会上,有些艺术家创下个人作品拍卖的新纪录,张晓刚1988年的画作《生生息息之爱》以1000万美元成交,也创下在世的中国艺术家作品拍卖的新纪录。

 

同时,在北京,嘉德拍卖行的一幅齐白石《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1946)以4.255亿人民币(6500万美元)成交,创下所有时代的中国绘画作品的拍卖纪录。

 

这两大拍卖纪录显示出本拍卖季的两大主要趋势——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持续强势和中国传统绘画市场的壮大(再壮大)。

 

中国当代艺术作为强大而国际化的市场地位依旧

 

今春,中国当代艺术再度证实其稳健势头,气氛活跃的拍卖创下一批纪录。来自中国大陆的金钱投入这一原属欧美藏家独享的门类的同时,国际玩家的影响力也依旧未减。苏富比尤伦斯藏品专场拍卖会上,成交价位居前10位的拍品有4件(包括最高价拍品)被非中国藏家拍得。

 

各国买家都较2007年的火爆期更有选择性地购买,而不像当年任何有点儿出息的中国艺术家都能烧起投机之火。如今的藏家们热衷于功成名就者,却不拘于张晓刚、刘小东、曾梵志这样的大牌,而是追求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中有重要性的名声稍逊的艺术家,或是专攻在反响较好的画廊展览中有过记录的年轻艺术家和崭露头角的新人。所以拍卖纪录出自黄锐、张培力和余友涵等当代艺术的开山人物,李松松和杨泳粱等年轻选手也创下了空前的纪录。

 

中国传统绘画持续腾飞

 

国际观察者们对新的中国藏家们对中国瓷器和其他古董价格的影响感到目眩神迷,而来自大陆的金钱在中国现代传统绘画领域的影响力才是最大的。中国现代艺术家们的传统绘画作品原是在匿名人士(高调些则称鉴赏家)间默默无闻地交易。如今一股大陆藏家的新浪潮袭来,艺术本身和作为一种形式的投资皆是其原因,令市场一路飙升。

 

齐白石《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是中国藏家刘益谦6年前从旧金山以低于2000万人民币(约30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的。今年5月,在嘉德拍卖会上的竞标大战将此画的价格抬破纪录,对刘益谦的投资来说可谓20倍的回报。

 

此类作品掀起一波又一波竞价高潮,连创艺术家个人作品拍卖纪录,也令齐白石、张大千、傅抱石和徐悲鸿等人在世界拍卖顶级艺术家榜上有名。去年这四位爷与安迪·沃霍尔和毕加索等人一道名列Artprice 2010全球艺术家拍卖十强榜单之中。虽有新的天价产生,许多人(包括拍卖行)仍相信这些中国现代作品在价格方面仍处于被低估的状态。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