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您曾谈到以传统的表现形式赋予新的意义,即以传统意象山水花鸟鱼虫,来诠释良好的生态环境,从而达成生态关怀的目的,这个意义恰合了西湖申遗成功后对未来生态环境的思索,而您的作品也以西湖为素材创作的,您怎么看待这种巧合?”
lxa: 很有意义的一件事,就是西湖申遗成功。对一个城市是荣誉,也是压力。一个充满了文化的城市,生命活力就会很强。西湖给了这个城市文化。我在上世纪80年代初看到西湖,很有清新之感,同时感觉西湖很大。后来毕业那年,突然感觉西湖很小,就像一口碗盛满水。的确因为看久了,就熟悉,熟了就太了解,视线内容就不大了。过去的文人画草虫花鸟山水之类是有个传统惯性和文化体系框架。我不明白他们为什么一定是要那样画,但我明白对着自然取法自然,是一种情绪与自然情感的感悟过程。文人画多是以字画方式表现此类题材。这是人文理想的社会化。西湖在历史的年代里积淀了许多历史精英诗词句,建筑、园林景观等,在自然的环境里营造出厚实的城市内容。我现在画的这个题材是针对生态对象和宏观的生态环境意识而做的艺术创作。从人文画的传统元素展开的一种艺术实践。在观念上已不仅仅是传统笔墨或画种的事,而是以这种方式传达生态的关怀和意识。同时也是以美术的审美语言表现生态的视觉意象。艺术是一种用心灵表述的方式,在想象与现实中获得的灵感。我喜欢那种一瞬间的动感,是时间,是视觉的留存,是印象,是现象的明示与暗留。西湖是一种现象,我一直在观察这个文化景观对城市产生的影响,是生态的持续和健康的存在方有今天的西湖,因此不仅仅是文化,就象没有健康的体魄,是支撑不了再好的思想和精神内涵存在。任何事物是可遇不可求。今天西湖成为世界遗产,是从人文到生态的留存的必然结果,是否是遗产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我们的观念中的生态关怀的精神超越。在自然生态节奏中,顺其自然,物竞天择。用人对自然的感悟智慧去完善人与自然的依存思想。所谓风调雨顺是和谐。我想,西湖是一个概念,我们遇到这个时刻,获得遗产的概念,这是一种权利和荣誉在城市里可以更好地保护西湖的文化和生态起到更有意义的影响力。我是宏观而抽象地看待生态,西湖就是作为一个对象来表现的内容。
游:“您对您绘画创作的最终期待是什么?”
lxa: 不敢说最终期待,呵呵,只能是有种阶段性的愿望。我期待的是绘画成为自己表答的语言,可以传达一些特殊的感受。因为它规避了文字和话语局限。发挥图像和图式的视觉传达方式。而且这种方式是可以转换的,不能用固定的方式和符号化的图式。我的绘画创作是与设计方式有关联的,画画的语言视域在很大意义上是打通的视觉形态思维。画的图像作为一种精神内涵渗透到设计空间和视觉空间中去才是真正的艺术与设计。所以如果说我“最终”的期待是绘画成为艺术设计创作的一部分就很满足了。
游:“您这是第一次办绘画作品展,听您说8月份将在江西举办第二次绘画展,您会不会从此把创作的重心从设计转到绘画上来而专注于绘画?有很多艺术家也是经过了这样的转型而走上了另外一条创作之路。”
lxa: 这是我的第一个个人展。我不知道最后是否是一名绘画艺术家还是设计艺术家,我想这都是艺术家。我选择回到江西南昌办展览是有个情节,就是我从小看八大山人原作长大的。那时没有八大山人的复制品和赝品,更没有印刷品。我喜欢看水墨画,只看八大山人的水墨画,别的也不知道去哪看,很单纯。后来我画画就知道八大的那样子的水墨画。这对我来说是乡墨,是家乡的文化。那种感觉在我心中留下迹意,成为我至今的情结。我把这感觉带回家乡展览,同时是将这种人文画的理想带回生态状况良好的江西南昌,是一种生态的关怀启示,将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域保持的更好的愿望传达给家乡。
游:“设计和绘画,您觉得哪个更有意思?更喜欢哪方面?”
lxa: 都有意思。设计和绘画不会有分开的理由。早在文艺复兴时期,绘画大师们使用绘画设计建筑和家具,用绘画的方式制作建筑装饰图案。这是我在上世纪80年代初浙江美术学院的图书管里看到的。我通常是画草图做设计,画画做设计对我来说实在正常不过的事,绘画的过程是想象的设计过程,很有感觉的心灵感悟,画的轨迹和思维逻辑顺着脑与手的运动形成的图画是很有视觉力量感动。当然我更喜欢绘画,因为那是最奢侈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