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人之为人的责任感 2011-08-19 14:47:41 来源:hiart.cn 作者:卢可非 点击:
上海当代艺术博览会新任的意大利总监Massimo Torrigiani第一次来中国是在2002年,那一次他专门到北京和上海了解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而那时的他对中国当代艺术几乎一无所知。九年后的今天,他正试图把曾经标榜国际性的“上海当代”向“本土化”改造。

而关于本土化之后“上海当代”跟内地其他博览会的区别,Massimo更愿意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未来‘上海当代’的方向会更广阔”,他表示2012年的“上海当代”将会有更多的印度、菲律宾等东南亚画廊的加入。

 

为了落实这些改变,Massimo坦言在接受这份工作的时候, 他就要求主办方博洛尼亚(Bologna Fiere)给予他从财务到管理完全的操作自由,作为交换,他将在合同期内给主办方带来经济效益。目前,Massimo与博洛尼亚的签了四年合同,但他同时也表示,如果今年博览会做得不成功,卖得不好,那么他将下课。Massimo明确地表示,博洛尼亚接下来几年的目标是回本并盈利。而主办方之所以选择他,也是因为他有从事文化公司、艺术传媒的管理经验,所以熟悉从筹集资金、寻找艺术家、组织活动等整个流程。

 

对于心中理想艺博会的形象,Massimo专门提到了伦敦的Frieze Art Fair,Frieze的主办方是一本艺术杂志,这一点跟Massimo本人的经历很像,他现在仍是一本艺术季刊《Fantom》的负责人,另外,Massimo对博览会参展画廊当代性的关注也和Frieze很像。据记者了解,今年“上海当代”对展出作品管理非常严格,每家画廊必须登记展示的作品,如果组委会觉得不够当代将不允许展出。

 

对于目前“上海当代”的进展,Massimo表示很满意。在采访时他很认真地列举了一些参展画廊的名字:佩斯北京、北京公社、长征空间、星空间、EIGEN+ART (柏林)、Pashmin (汉堡)等等。对于谈及为什么要给星空间最大的展位时,Massimo笑言是星空间老板房方自己愿意掏钱,但他同时还强调与房方一见如故,彼此在年轻艺术家方面的看法有很多共识。而房方也表示,120㎡的展示空间也是星空间历年来参加画廊博览会里面最大的一次。

 

在被问到对中国当代艺术的情况了解程度时,Massimo笑着说:“我觉得我的了解已经足够了。”他喜欢中国现在的不确定性,虽然有些冒险,但他看好未来。

 


【编辑:李璞】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