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尧漫画
“沧海遗珠-黄尧艺术回顾展”海报
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漫画的繁盛时期,黄尧的“牛鼻子”就出现在那时
据说黄尧创造的“牛鼻子”这一人物形象,曾经与叶浅予的“王先生”和张乐平的“三毛”同样为人熟知。它诞生在“王先生”之后,在“三毛”之前。由于黄尧从上世纪40年代末转辗南洋,定居马来西亚,我们才对他所知甚少。
8月14日-24日在上海美术馆举行的“沧海遗珠-黄尧艺术回顾展”展出了黄尧从“牛鼻子”漫画到各种形式的画作。
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漫画的繁盛时期,黄尧的“牛鼻子”就出现在那时。“牛鼻子”是典型的中国式绅士,长袍,黑褂,脸是大圆圈,耳、眼、鼻并排成五个小圆圈,趿着黑布鞋,双脚内八,精神饱满,神气十足。
“牛鼻子”在两年不到的时间里出版了八集,一至五集是多格漫画,后三集《赐福集》和《假使集》上下编是单幅漫画。前五集主要还是逗趣的,但并不止于在童稚中徘徊,到后来“牛鼻子”演变成社会的受害者和控诉者。《赐福集》开宗明义,其实是无福可赐,他用许多民谣、童谣,辛辣且辛酸地讽刺这个贫富不均、弱肉强食、势利欺诈的虚伪社会。他画了一管毛笔,笔头是“牛鼻子”,却不见惯常的圆额,而是怒发冲顶,尖尖的如同枪矛,题名“书生出头,其头必尖”。到了《假使集》里,他提出了一堆“假使”,表现出对社会与人性之恶俗已经到了非常失望的地步。所以后来他出国了吧!
在抗战时期,黄尧依旧在画,“牛鼻子”也化身为了一个怒不可遏的中国人。画到后来,他索性为《义勇军进行曲》的每一句歌词配画,直至最后一句,“牛鼻子”端起上了刺刀的步枪上阵杀敌,“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这恐怕是现今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义勇军进行曲》的唯一的漫画图解。
1942年和1943年,黄尧深入西南腹地,踏访贵阳和苗族山区,以“牛鼻子”为主角,画了大量描绘当地风土人情和社会百态的民俗漫画。在当时美国驻中国大使馆新闻处主任裴克(Graham Peck)看来,这些风俗漫画表现了“中国人民那一种欣欣然坚韧和无穷的潜力在防御方面的作用”。
抗战胜利后,黄尧并没有回到上海,而是辗转越南河内、香港、泰国,最后他的身影消失在南洋,完全失去了音讯。直至近年他的后人来到中国,才知道他南下星马,最终定居在马来西亚槟榔屿。
许多年后,在马来西亚,黄尧在《五十年来的漫画杂谈》中写道:“漫画是思想的画,它成功的基本条件,先要决定在有没有成功的思想。这种成功的思想,就是漫画的力量。因为,它有这种力量,所以就能成为时代的贡献者。”
看黄尧的展览,是再一次叫人想到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那样生气勃勃、百鸟争鸣、犀利辛辣、嬉笑怒骂的漫画鼎盛时代,可惜一去不复返。
【编辑:汤志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