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人之为人的责任感 2011-09-16 14:28:56 来源:artinfo 作者:欧美琳 申舶良译 点击:
“上海当代(ShContemporary)”,即上海艺术博览会国际当代艺术展,于上周末落下帷幕,期间有不错的交易,亦实现了其新任总监——温文尔雅的马西莫-Massimo Torrigiani)低调的目标——成为中国大陆最好最专业的当代艺术博览会。

ShContemporary总监马西莫•托里贾尼在开幕现场

ShContemporary总监马西莫-托里贾尼在开幕现场

 

本届“上海当代”有90家画廊参展,尽管远不及香港国际艺术展260家画廊参展)和台北国际艺术博览会(124家画廊参展)这样的市场先锋,在中国大陆的艺博会中却是最高纪录了。展览期间有约3.3万人参观,差不多是香港国际艺术展上人海数目的一半,然而比起台北和北京的情况来毫不逊色。且不论那些统计数字,任何踏访上海的人都知道这座城市极少令人失望——至少在纯物质层面是如此。甚至就在画廊主、媒体和看热闹的人们在开幕前日簇拥在上海展览中心的平台拭目以待慢慢进行的交易时,那光焰耀人的天际线便自然地令我们惊奇。我们边走边聊,不久便发现自己置身于一个华丽的“婚礼蛋糕”中,那是当年装饰精美的中苏友好大厦。而这当然是上海无形的优势——有着亚洲最棒的城市景观之一,很多游客都挡不住这个诱惑。

 

随着今年艺博会的落幕,ARTINFO中国带你速速一瞥本届“上海当代”的最好和最差。

 

最好:上海的艺术群落,在一周里竞相加入当代艺术盛事,在“上海当代”前夕,该市重要的艺术区——莫干山艺术区有许多展览开幕,艺法画廊在周日举办的“艺术解毒”算是这一切的终结,在那里疲倦的画廊串子们可以享受到包括心理治疗和拔罐在内的一切优待。

 

最差:上海的交通,突然袭来的大雨致使交通拥堵,打不到车,令很多串子们在两场活动间束手无策。

 

最好:艺博会总监马西莫-托里贾尼。托里贾尼从出版业(Rodeo, Fantom)杀入“上海当代”,迎接挑战,欲扭转这下坡路上的艺博会的命运。他将这一活动重新聚焦于画廊,将其放在前沿与中央的位置上(在对展览中心宏伟的圆形大厅这一空间的分配上尤然),同时也仍为给艺博会增加深度的艺术活动与平行项目留出空间。参展的大批中国大陆重要画廊带给该艺博会迫切需要的本土声誉。值得一提的本土展商包括北京公社、Boers-Li画廊、常青画廊、C-Space、詹姆斯-科恩画廊、长征空间、佩斯北京、对比窗画廊、北京艺门画廊、香格纳画廊、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和空白空间。

 

最差:托里贾尼做出最大努力,但许多中国的顶级画廊还是袖手旁观。他还需要些时间吸引其中的一些回归——我们祝福他吧。

 

最好:Arthub Asia的“热点”项目。这些艺术家项目散布在艺博会当中——你会不期而遇,反而更具魅惑之能。我们的最爱包括何岸标志性的霓虹灯作品《是什么让我理解的我知道?》的新版本,庄辉&旦儿的表现开心微笑的年轻人们的大型马赛克作品,宋陈的泥土与综合媒介作品《生命之器》和Heman Chong的《我们容易忘记的人们纪念碑(我恨你)[Monument to the people we’ve conveniently forgotten (I hate you)]》,后者在展厅入口处撒满黑色名片,如同在一次次毫无意义的聚会后丢弃的一般。

 

最差:阚萱的影像作品在“热点”项目中的展示位置,她那极简而在美学上引入注目又戏谑的《小岛》确实令认真观看的观者着迷,然而在旁边的艺博会咖啡座听着那不停重复的音频(包括结尾处似乎没完没了地重复着的“美元”)会很快令人感到不耐烦。

 

最好:民生现代美术馆,在艺博会期间推出对中国影像艺术进行纪念式梳理的展览“中国当代艺术三十年之——中国影像艺术(1988-2011)”。民生还有一大成绩值得获个特别奖项,即摒弃了中国博物馆开幕式上司空见惯的长篇大论讲话,将其缩短,带来一个伴着美酒入夜的宴会,许多参展艺术家都飞来赴宴。

 

最好:印度策展人盖亚特里-辛哈(Gayatri Sinha)将印度新生代当代艺术家中的一些带到对比窗画廊,是为独特而雄心勃勃的“透明的墙——中印艺术展”。盖亚特里-辛哈给那些对印度当代艺术的知识只局限于苏伯德-古普塔(Subodh Gupta)、吉提斯-卡拉特(Jitish Kallat)或安尼施-卡普尔(Anish Kapoor)的观众带来对印度新生代艺术家们讽刺、世俗、个人化却也朝向外部的实践的管窥,展示的艺术家包括密苏-森(Mithu Sen)、曼琼纳斯-卡玛斯Manjunath Kamath)、吉吉-斯卡里亚(Gigi Scaria)和拉万亚-马尼(Lavanya Mani)。遗憾的是联合策展人高名潞并未选好中国艺术家,国内部分毫不出彩。

 

最好:上周五晚,中国年轻策展人和批评家许宇(此前在前波画廊和詹姆斯-科恩画廊工作过)自己的新空间Leo Xu Projects开幕,同一晚,詹姆斯-科恩画廊光彩逼人的展览“炼金术与问寻”开幕,展示菲利普-塔菲(Philip Taaffe)、弗雷德-托马塞利(Fred Tomaselli)和特里-温特斯(Terry Winters)的作品。本可成为“对台戏”的两场开幕由于两家画廊的亲近而成为一场令人愉悦的周游,艺术圈的宾客们可以体验到两家画廊共有的生机。托里贾尼出席了科恩画廊的开幕式,这也为此活动加分。

 

最好:这儿不是北京。尽管抱怨过天气引起的交通拥堵,与首都那一圈圈的环路比起来,走在上海还是感到轻松自在,上海人穿着打扮也很讲究,对看惯了北京人邋里邋遢的审美的人来说是个不错的调剂。

 

最差:这儿不是北京。尽管艺博会与当地的美术馆和画廊作出了最大努力,北京仍是中国艺术界的中心,而北京无法推出一场像“上海当代”这样有型的艺博会也总会是个遗憾。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