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人之为人的责任感 2011-09-22 10:19:09 来源:ARTINFO 作者:申舶良 点击:
“小运动——当代艺术中的自我实践”展览于2011年9月10日在深圳OCT当代艺术中心开幕,将持续至11月10日。上周,本站记者严潇潇已为此展览撰写报道《“小运动”的几个关键词》)。

刘鼎、卢迎华:“小运动”所蕴涵的历史观并不是一种线性的,也不是以进化论为基本点的历史观,而是相信尽管语境不同,不同时期的艺术实践因为其精神上的相通而具有平行性。在“小运动”的研究计划中,有发生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自我实践,我们将它们平行地放置在一起,而不是按照实践的先后来安排它们出现的次序。“青骑士”团体和“包豪斯”学校通过建立一种统一的趣味或形式来形成秩序感和影响力,在这一点上,“小运动”所研究的实践并不总是具有可识别的形式或纲领,这些实践也并不总是以艺术小组、团体或潮流的面貌出现的,它们的实践形式分别以机构、策展、艺术史研究、出版、教育等形式出现,既有个体的也有群体的。

 

申舶良:“小运动”强调自主性,强调形成自身内部的系统,而不依赖外界的参照、确认和价值判断。然而,其中的许多实践和作品都有明显的艺术史语境,不同的实践也体现出未经约定的共性。同时,“自身”并非先验,思考和创作都需要依靠大量的经验,那么预设这种与“外界的参照”的隔绝是否有意义和必要?此外,其中许多实践具有公共性的诉求,重视公众的参与,这是否意味着这些实践向各种经验开放,唯独对熟悉的艺术经验本身保持审慎的距离?

 

刘鼎、卢迎华:“小运动”强调独立而不是隔绝。所谓的“外界的参照”更多指的是普遍的经验。思考和创作需要依靠大量的实践,而不是普遍的经验。普遍的经验具有一定的适用性,但也往往容易掩盖个体和个别处境的特殊性,具备了广度而不一定具备深度。“小运动”实践的精神相信自我的审视和内在化明确的重要性。只有自我具备了深入的思考和持续的实践才可以推动更本质的改变。这不是一种精英的意识,而是相信专业性和对所从事的事业投入的程度。

 

申舶良:在公众的参与方面,大部分实践中的“公众”限于社区居民、村民、学生、艺术爱好者等,而更多领域和阶层的、带有更强的当下社会背景和相关信息的“公众”较少被发动参与其中。这些实践也多为艺术理念所主导,“公众”被对象化和工具化。是否需要考虑艺术实践怎样积极地建立与公众的新关系,使艺术实践“自身内部”的构成更加丰富化,通过携带迥异信息的多样化“公众”地层间的干涉与互动,带来惊人的可能性?而怎样发动群众参与、唤起其主动性也是重要的操作问题,是否当下号召一般公众参与艺术项目的理由只能是报酬、好奇心、“艺术升华心灵”的说法或对解决某类社会问题的许诺?

 

刘鼎、卢迎华:“小运动”的研究强调内在化的思考,而不过分强调外延的无限扩大和为了满足某种功能化的需求而开展工作。如何为公众服务不应该是艺术创作首要考虑的问题,这不是精英主义的思路,艺术思考的强度首先来自对于专业全身心的投入。艺术家首先需要“无所事事”,这指的是全身心的投入艺术的思考和创造性的工作本身,从自身寻找创作的源泉,而不是将创作功能化,或为谁而服务,也不是为吸引即时的眼球而工作的。而当艺术创作者对艺术负起责任,才能从根本上推动研究、思考和整个行业的发展。

 

苏伟:“小运动”对那些试图用实践本身投射社会整体性的艺术实践保持质疑的态度。诚然,在当代艺术的历史中,“整体艺术”、“社会艺术”都是风靡一时并且仍在当下有着相当影响力的纲领和流派。但是,艺术家如何去让一个实践的观念产生出来,并赋予它在行业中存在的意义是我们关注的焦点。也就是说,他(她)的思考立足点在哪里,思考的语境在哪里,希望关涉和质疑什么,是否有潜力呈现给我们被忽略的、埋藏的、可以换个方式观看的东西?我们把这种生产实践的能力称作“专业的”,它并不是指技能的熟稔、艺术“知识”的丰富或者对于行业政治的驾轻就熟,而是那种能既深入又保持距离地观看、分析和批判的能力。这和理论实践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申舶良:“小运动”项目对所选择的诸多艺术实践的作用是否止于发现、讨论、集结和呈现?对这些实践的呈现会增强其与外部乃至当下艺术环境的关联,甚至这些实践经验的集群式呈现会形成一种新的思潮或新的普遍性,是否考虑到“小运动”项目将对这些倾向于“自主性”、“内部化”的实践带来的各种影响?

 

刘鼎、卢迎华:在我们通过开展“小运动”的研究所组织各种关于小运动中实践的小范围群体讨论和在研讨会中分享“小运动”中的一些对于个体和机构实践的想法时,我们的确得到了很多反馈,也发现了很多和“小运动”的思考和提议平行的实践,比如艺术机构更多地在从创作者的身份进行自我反思,并在内部开展带有建设性的自我机构批评和自我重新发现。在无限拓展外延的今天,大家都意识到,同时提倡一种更内在地、深入地展开自我思考和自我实践的精神的重要性。从某种意义上说,重申这种精神有可能形成一种看待我们今天世界各个局部和各个实践体,以及历史不同时刻中的实践体之间的关联和组织世界的方式的一个新的哲学思考。

 

苏伟:“小运动”一定不是某个终点,也不是正在发生的历史中很快被掠过的一站。我们不仅还要将“小运动”深化和继续下去,继续邀请不同的声音和实践者参与进来;同时,我们也在不断挑战自己对于“小运动”的认识,参照别的实践者、艺术机构的经验、反馈和思考,拓展我们的思考。“小运动”是一个将在长时间内进行的“项目”,这一方面保持了它与艺术系统中惯性生产的距离,一方面更是出于其自身的需要。通过“小运动”, 我们不会形成什么“思潮”或者具有普遍效应的东西,也不会设定某种规则去涵盖和圈定所涉及的实践,而是希望在不同的时空中发现和建立一种“共同体”。这个“共同体”不是纲领和意图明确的“艺术群体”,不是隔绝于其它领域的小圈子,不是权力实施的地点:它看不到摸不着,却是推动这一行业继续存在和发挥影响的主动力。

 

申舶良:“小运动”强调自我建构、自身实践,反对普遍性和大众化,但项目选择的艺术实践多为集体、小组式的实践,较少个人式的实践。这是基于怎样的理念?

 

刘鼎、卢迎华:“小运动”提出了一种看待艺术系统的方法,艺术系统不再是一个权力架构,也不是艺术系统内部由于分工和所扮演的角色的不同所形成的等级权力机制,我们相信艺术系统是一个平面,一个由不同的创造性主体构成的平面。这些创造性的主体既可以是艺术家个体,也可能是由策展人、批评家、美术馆馆长、画廊主或收藏家扮演,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可能是一个作者,一个创作的主体,不仅如此,机构和被赋予了某种权威性的秩序,比如艺术史书写,也是一个创作主体。艺术系统的每个局部都是一个有可能产生创造性的主体。与此同时,每个个体都可能是一个机构,由于个体思考和实践的强度而使其想法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并能够在一定的层面和范围内推动根本性的变化。目前为止,“小运动”研究目光所及的实践更多的是机构的、策展的、出版的、小组的实践,但接下来下一个阶段的研究也会更多地涉及个体的实践。

 


【编辑:陈耀杰】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