呐哈德收藏中的马蒂斯作品
以下是《艺术新闻》记者和伦敦赫利-呐哈德画廊主赫利-呐哈德之间的对话:
艺术新闻:很多人认为你们这个家族过于隐蔽,这种说法客观吗?
赫利-纳哈德:隐蔽和低调之间是有一条分界线的,我想我们只是保持低调。
艺术新闻:你和你的堂兄明明都是单干,却都是以赫利-纳哈德画廊的名义,甚至选择同样的艺术家,这常常令人感到很困惑?为什么这样做?
赫利-纳哈德:这种做法还真产生过困难,但是现在大家已经认识我们了。尽管我们关注的是同一个时代,但是我们有着不一样的品味,大西洋两岸的艺术市场还是很不一样的。欧洲人一直很喜欢极富挑战性的作品,但在美国人们则更青睐那些‘面熟’的作品。
艺术新闻:那可以这么说你负责欧洲市场,而你的堂兄负责美国市场?
赫利-纳哈德:的确是这样的。我没有任何的美国客户,没有家人的陪伴我不太喜欢旅行。欧洲人和美国人做生意的方式很不一样,而人们往往会感觉和自己文化背景类似的人一起做生意会比较轻松。我和堂兄都很喜欢我们各自的方式。
艺术新闻:你们的收藏是怎么开始的?
赫利-纳哈德:要算起的话,开端应该始于1998年我在伦敦的画廊成立的时候,那时我刚从考陶尔德艺术学院毕业。在那时你可以在一周内就买进然后卖出一张画,但是,不久就有断送了日本市场。而互联网的发展使拍卖价格更加透明化,因此明智的做法应该是更长久地持有一张作品。于是我们开始着手买那些品质高的作品,渐渐就有了这笔收藏了。
艺术新闻:同时身兼藏家和经销商的身份会很困难吧?当一个家庭持有一件作品时,你怎么判断这件作品该收藏还是该拿去卖呢?
赫利-呐哈德:一般来说,我买作品都是为画廊买的。但我的父亲和两个兄弟他们有时候是买了放画廊,可有些很棒的,通常被我们称为‘最后的购买机会’的作品买了用作收藏,对这两类之间的区别他们有着非常明确的界定。
艺术新闻:是否家族的大部分财富都套牢在艺术品上了?
赫利-呐哈德:兑换成现金才更危险呢。绘画是抵抗通货膨胀,避免损失的很好的措施。
艺术新闻:收藏中的作品有卖过的吗?
赫利-呐哈德:从未有过。
艺术新闻:收藏的规模有多大?
赫利-呐哈德:博物馆级别的大师作品约有200-300件,对我来说这是收藏的核心,也是我们即将在美术馆进行展出的部分。但是,总的收藏超过3000件,而且90%都是绘画作品。
艺术新闻:有多少件毕加索?你怎么看待它们的重要性?
赫利-呐哈德:一百来件吧,当然也都是油画。这些可以说是毕加索家族之外最为重要的私人收藏了。
艺术新闻:你们的收藏仍然在增加么?
赫利-呐哈德:当然,前一阵我们去纽约买毕加索1955年的阿尔及利亚的女人,(即2011年5月4日,佳士得上拍的毕加索作品),其实这个系列的作品我们已经有3件了,这件也想要收藏了,可是没拍上。不过,我们买到了 Léger 1927年的静物画,这件作品来自钱古根海姆博物馆馆长的继承人,也属于展出之列。(该作品于2010年11月3日以790万美元的价格成交。)
艺术新闻:你和你的堂兄们目前有打算收藏的艺术家吗?
赫利-呐哈德:这点我和堂兄其实是一致的,我们想要一流的现代艺术,能够尽可能多的人谈及的代表性作品或者我们中某个人所偏好的一些古怪的绘画。现在我们打算再收藏一些梵高、塞尚、Medardo Rosso 和培根。
艺术新闻:为什么接受这次在苏黎世的展览?
赫利-呐哈德:其实这是第一家联系我们的美术馆,而且来得正是时候,我们也觉得这是对我们的收藏来说一次很好的体验。Beyele和Berggruen基金会在建立他们自己的美术馆之前也都这么做过。但是,我认为没有这种必要再建立一所以个人名字命名的美术馆。
艺术新闻:苏黎世的这次展览对你的生意会有帮助吧?
赫利-呐哈德:这个,展览结束后我再告诉你。
艺术新闻:可是仍然有90%的藏品躺在仓库之中,这不是件令人沮丧的事么?
赫利-呐哈德:是的,很惭愧。这就好比一位作曲家创作了一首音乐作品,却根本没有观众去听。其实这次展览带来的积极因素之一就是我们打算此后为这些收藏着手更多的展出计划。
艺术新闻:这次展览带给你什么样的收获?
赫利-呐哈德:我们从未看到过这么多的作品同时展出。原来我们以为我们在一件事情上已经做到很好,但现在发现我们还可以在另外的事情上做到更好。这就好像是一个人第一次照镜子。
原文链接:Dynasty prepares to share its family secrets
【编辑:廖冬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