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和商人成共谋 2011-11-05 09:24:55 来源:昆明日报 点击:
与15、16世纪一样,当今商人已经发展到了一个“自足”的阶段,对那些“贾而士行”“士而贾行”已经是见怪不怪了。但是在这一个自足的世界里,在“士贾互动”的当代艺术时代,我们无须过多的看重“士贾”的关系,而是要弄清楚现实的真正问题:什么才是当代艺术时代的当代艺术?

早在15、16世纪,“弃儒就贾”就主导了当时的传统知识分子的价值追求。“士而成功也十之一,贾而成功也十之九。”是对于当时是最为恰当的写照。 与15、16世纪一样,当今商人已经发展到了一个“自足”的阶段,对那些“贾而士行”“士而贾行”已经是见怪不怪了。但是在这一个自足的世界里,在“士贾互动”的当代艺术时代,我们无须过多的看重“士贾”的关系,而是要弄清楚现实的真正问题:什么才是当代艺术时代的当代艺术?

 

近年来,中国当代艺术走出本土,在国际艺术舞台这个大圈子里受到重视,甚至追捧。艺术作为社会或者个人的精神生活的象征,自始就与人类相伴,但是从来没有那个时代像我们今天这样,将艺术问题提高到如此高度,并且走出本土,在国际舞台上频频亮相。

 

成就这样的原因是,中国选择了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在这样转向中也催生了文化艺术中的现代文化艺术的转型,导致了当代文化艺术在中国的兴起。这种转型促进了文化艺术的多方面的发展,而从建立转型时期新的价值追求。

 

在这种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所谓“中国当代艺术”,除了中国文化的表面符号和政治波普外,普遍的没有中国性。他们不是为了中国公众,而是为了“国际”的“艺术”,为“国际”而量身定做的,为“出口”准备的“外贸产品”。从当代艺术来看,中国的当代艺术没有一种历史的深度,没有真正的独立,也没有自己的艺术价值标准,只是为了“国际”而国际。表面上中国当代艺术在不断地丰富,实质上是不断走向国际的同质的“一元”。

 

中国当代艺术进入市场后,确实改变了很多艺术家的生活状况。但是,艺术市场也是一把双刃剑:除了能给艺术家一个良好的创作环境和状态,也会使艺术家放弃自己原来对艺术追求的原则,他们看到的仅仅是艺术作品的市场价格。殊不知,在一心注重艺术市场价格的境况中,艺术家对当代艺术的本质和思想等的关注都迷失在艺术市场价格的商业社会中。艺术市场的导向,往往会使注重艺术价格的艺术家失去艺术目标。这样一来,艺术家就不会在文化和当代艺术本质等方面做深入的思考,仅仅把符号和图式作为自己的艺术追求目标。我们的确也看到了这种现象,甚至有些明星艺术家也不断地复制自己的图像,使作品失去了原有的锐气,最终使艺术创作成为商品,而非艺术品。

 

在当今日益城市化、工业化、商业化的时代,生活节奏日益紧张,人们更需要拥有一方净土,使灵魂和感情世界不至于荒芜与干涸。“尽管物质的功利活动是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但是物质的功利活动不能给人提供精神的完美性,使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所以,人不仅要通过物质的功利活动改变人的生存环境和条件,也要通过人的精神活动特别是审美活动来摆脱愚昧,告别盲目,过一种真正属于人的生活,成为一个有精神,有境界,有胸怀的高尚的人。”真正的艺术之美永远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诉求,同时也是艺术家肩负的使命和天职。

 

 


【编辑:易小燕】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