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违了,批评——诡异3D-南溪三维水墨艺术展研讨会综述 2011-11-22 14:01:49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点击:
本次研讨会由批评家刘骁纯和冀少峰主持,围绕“诡异3D”南溪三维水墨作品,批评家们表达了各自的文化立场。学术研讨首先由“诡异3D-南溪三维水墨艺术展”策展人、批评家冀少峰对诡异3D-南溪三维水墨艺术作了简短陈述。

久违了,批评——诡异3D-南溪三维水墨艺术展研讨会综述

研讨会现场

 

8月26日下午两点三十分,在北京贵点艺术空间,一场难得一见的研讨会确实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种久违的批评也再次点燃了人们的艺术激情,批评家们的争论在激烈热烈的同时,也一次次的把学术研讨推行了深入。会议由批评家刘骁纯和冀少峰主持,围绕“诡异3D”南溪三维水墨作品,批评家们表达了各自的文化立场。学术研讨首先由“诡异3D-南溪三维水墨艺术展”策展人、批评家冀少峰对诡异3D-南溪三维水墨艺术作了简短陈述,冀少峰(湖北美术馆艺术总监)认为,南溪开创性的使架上水墨艺术从静态走向了动态,由二维走向了三维。

 

研讨会上著名当代艺术批评家鲁虹则对南溪的诡异3D抱有一种怀疑态度,认为这只是一种视觉游戏,但对南溪的开放胸怀进行了肯定。认为南溪能认真听取不同意见的态度,的确在艺术界中已很少了。而贵点空间艺术总监左函女士则表示南溪在生宣纸上画出3D立体水墨恰恰是她举办此次展览的学术理由,因为南溪的3D水墨不仅为人们带来了新的视觉阅读体验,更颠覆了人们惯有的观看方式,其艺术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著名当代艺术批评家贾方舟则认为,在没有看过南溪3D水墨时,就已被他的作品打动了,他认为3D反而遮蔽了这些作品本身的价值。

 

而很少出场参加研讨会的著名当代艺术批评家栗宪庭则再一次表达了自己的文化立场,认为3D并不是原创,它和水墨有什么关系?针对老栗的学术观点,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刘骁纯则认为,杜尚“无创造性”来显示强烈个性,并认为创造性并不是一切可能的所有方面,南溪的关键不在于创造性上,他是在无创造性中找出了个性。至于和水墨有什么关系,刘骁纯又认为,水墨是母体,不能脱离或扔掉水墨,南溪的3D水墨和他的墨点、墨路有着上下文的联系,因而这是他选择水墨的理由。他的水墨3D带来了亦真亦幻的虚幻感,恰恰是这种意义。不是南溪创造了3D,而是南溪有了自己的3D水墨艺术。

 

华南师大美术学院教授皮道坚用七个字表达了他对南溪诡异3D水墨的看法,即“好看、好玩、有意思”。他认为艺术的功能本身就有游戏的功能,南溪3D水墨的确给人新颖的感觉,并且颠覆了我们习以为常的视觉体验,并认为南溪能从水墨媒材出发,不仅扩大了水墨语言,也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即当代生活方式和水墨结合。

 

深圳雕塑院院长孙振华提出了“什么是南溪的可能性”的论题,并针对该论题进行了有效阐述,认为南溪的3D水墨带有艺术的主动性,是对当代科技、当代社会的一种回应,南溪面对的问题其实也是当代艺术面对的问题,他进一步论述到南溪的3D水墨已经不是水墨问题了,而是走向视觉文化回到视觉人类视觉学,认为今天的讨论是非常纯粹的一个视觉问题,视觉发生的问题,因而我们的视觉经验是需要培养的。如果放在一个视觉人类学的立场来看南溪,而不以水墨的立场来谈,认为南溪的探索是一种总体性艺术,是一种视觉艺术。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美术研究》副主编殷双喜,认为南溪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价值取向,但南溪能把水墨这种传统文化和数码科技这种今天的文化相结合的确是个突破。但对这种突破殷双喜也表达了自己的困惑,即3D水墨带来的“观看焦虑”,是站在水墨看3D,还是站在3D看水墨,即阅读者不能在第一时间辨析出你的阅读符号,但又认为南溪的实验是一种气魄的实验。3D水墨和水墨美学概念究竟能不能转换。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建筑研究所副所长王明贤对南溪在艺术上的几次转型表现出了充分认同。

 

艺术国际网主编吴鸿认为南溪是游离在图像和单纯的视觉性之间,但3D又会干扰南溪的视觉图像本身,从图像的角度来说,并没有生发出来新的意义,但南溪不断的进行视觉调整、视觉分析,其作画过程的确是一个带有功底性的作画过程。

 

《艺术当代》主编徐可,就水墨如何从传统走向当代这个话题,认为南溪3D水墨给她一个奇妙的体验,南溪用最正统的人们熟悉的一种传统方式,但又能跳出水墨的束缚,使水墨艺术走向当代,从水墨的范围中突围出来而颇具当代性。高岭也表达出南溪的3D水墨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水墨问题了,的确和以往的视觉艺术不一样,属于高精尖的类型,但他也强调了艺术的瞬间体验性。

 

中央美术学院教师刘礼宾,以“看是需要理由的,因而画也需要理由”,他认为南溪3D水墨带有很强的实验性,他的这种点画方式也是自身存在的一个理由。

 

刘骁纯又回到本次学术研讨的议题,即南溪诡异3D水墨有没有意义,意义在哪?半天的学术研讨基本上紧扣这个主题,虽然争论激烈,但研讨会在真正意义上的研讨却发出了学术的一种声音——久违了,批评。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