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深圳22艺术区”当代艺术节力推本土艺术家 2011-12-08 10:04:47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点击:
深圳市第七届“创意十二月”暨第四届“深圳22艺术区”当代艺术节以“南方价值、艺术共享”为主题,力推本土艺术家,活动将于2011年12月10日下午三点举办开幕酒会,展览至12月31日。届时将邀请国内外知名收藏家企业家、及大众互动参与,共享南方艺术价值文化。

李正天作品

李正天作品

 

12月的深圳是一个充满创意,承载激情,放飞梦想的城市,一个令全民沸腾的季节。在这个月份有各种精彩绝伦的创意活动呈现给深圳市民。每个艺术园区都经过精心的筹备策划,将最具创意最具生活的活动献给这座城市。“深圳22艺术区”也不例外,以艺术展览为核心,并根据艺术市场的发展趋势,精心筹备了两个艺术大展,以南方价值—中青年油画展及当代名家作品展为不同发展点进行呈现,每一个艺术大展都折射了一个市场走向,独具艺术核心意义。也从作品的类别层次的不同让大众更好的认识艺术,感受艺术,体验艺术,从而能更好的激发我们内心的艺术创意。

 

深圳市第七届“创意十二月”暨第四届“深圳22艺术区”当代艺术节由深圳市宝安区委宣传部、深圳市宝安区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办事处主办,由格丰艺术机构、格丰当代艺术馆、泷画廊、柠檬画廊联合协办。本届艺术节以“南方价值、艺术共享”为主题,力推本土艺术家,活动将于2011年12月10日下午三点举办开幕酒会,展览至12月31日。届时将邀请国内外知名收藏家企业家、及大众互动参与,共享南方艺术价值文化。

 

根据艺术市场数据显示,自2009年以来,中国艺术市场(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的价值增长了一倍多。今年3月份,欧洲艺术基金会的一份报告显示,从市场价值来看,中国已经首次超过英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艺术市场。越来越多的西方美术馆长、画廊经销商、收藏家、艺术家纷纷来到中国,与此同时,寻找新的发展机会。许多西方美术馆也开始收藏中国当代艺术作品。这无疑助推了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尤其是党的十七大吹响了“文化兴国”、“文化强国”的号角,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更加使“深圳22艺术区”有信心坚持艺术的原创力,推动艺术品的发展。

 

今日的南方当代艺术,呈现了一组不一样的当代艺术图像表现形式,尤其是珠三角的艺术图式特征,经济的繁盛这一特定因素带来了不一样的视觉感受,其中甘明智、卢卫文、陈海、钟曦就是表现这不一样的图式感受的其中四位艺术家。这也是格丰艺术机构精心策划挑选的代表南方的中青年优秀油画作品展。此次展出有70多幅作品,分别在格丰当代艺术的A、B馆展出。这四位艺术家分别来自珠三角的经济腹地——广州和深圳,从年龄结构上来看,都是六、七十年代出生的艺术家,他们生命中最青春的时刻正是中国改革开放实行后,经济建设由始转盛的时期,可以说,这四位艺术家对中国步入经济时代的起始期和繁盛期的感触是颇为深刻,他们的画面中所反映出的图像语言也是中国当代社会文化的缩写,图式代表了中国社会某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对于他们画作的图像研究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价值。

 

四位艺术家画作的视觉叙事有着各自鲜明的特点。甘明智“镜像”的背后隐藏的是更为深沉的概念——后现代文化中的社会性质和人本思想;卢卫文“以小现大”,其包含了现代语言精神的小人物图像,反映了下层人物真实的生活,体现出一种自觉自在的社会意识,将现实主义纳入到了一个新的层面上;陈海作品画面的强大视觉冲击力柔和了“隐私”的境遇,透露着他对社会深层次的反思与批判;钟曦的精度抽象不仅是对绘画本体语言的回归,还是历史与文化的坐标上时代精神体现的另类物征,并重新构建了中国抽象艺术与当代文化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四位艺术家的视觉叙事,其核心在于当代艺术的大语境之下,艺术家重新建立一个新的话语方式,来表述中国特定的社会性质与文化历史背景,并在身份意识上实现自我的超越,走向一个新的艺术时期。该四位艺术家秉承了这一性质,他们的视觉叙事不仅代表了中国特定的历史社会时期,同时还构建了南方当代艺术新形式的新篇章!

 

格丰举办的展览具有贯通性,目标明确,市场精准,这次主推南方当代艺术家的作品,泷画廊也推出了广州的河夫、李正天、黄世常、提亚?马托?皮斯佩克等当代名家的作品供大众欣赏。作为一个专业的艺术画廊,所推出的作品不仅有潜力股,还有绩优股,以原创艺术为核心,全方位的包装推广艺术家,并把代表南方的经典之作推向国际平台。除了油画展览以外还有高端的国画精品展览,这可为爱好国画的朋友提供一个观赏互动交流的平台。配套的还有深圳君域非凡艺术品有限公司举办的陈设艺术展,将陈设实用性与观赏性有效统一的艺术品。借助深圳市第七届“创意十二月”,格丰艺术机构希望能让市民更好的了解我们本土的艺术家,知道他们在画什么,表现的是什么,我们能从中体会的又是什么。大部分艺术家和我们都生活在同一个城市,所感触的文化氛围、生活状态是否也和我们一样,这就需要我们从艺术家的作品出发,用自己的语言思想去解读,去体会。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