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一代——40后上海油画家艺术文献展”开幕 2011-12-18 13:13:13 来源:99艺术网 作者:杨棵 点击:
2011年12月17日,“我们这一代——40后上海油画家艺术文献展” 在上海民族民俗民间文化创意推广中心博览馆隆重开幕。一批活跃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上海油画家群体首次整体亮相,展示了他们在各个历史时期创作的百余幅作品。

展览开幕式上的嘉宾发言

展览开幕式上的嘉宾发言

 

2011年12月17日(99艺术网上海站 杨棵)下午二点,“我们这一代——40后上海油画家艺术文献展” 在上海民族民俗民间文化创意推广中心隆重开幕。一批活跃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上海油画家群体首次整体亮相,展示了他们在各个历史时期创作的百余幅作品。展览同时签售《我们这一代——40后上海油画家艺术文献集》,披露了一大批脍炙人口作品背后的创作故事。

 

参加文献展的艺术家包括卢象太、徐文华、方世聪、丁荣魁、吴健、凌启宁、金纪发、蒋昌一、查国钧、邵隆海、魏景山、赖礼庠、奚阿兴、夏葆元、赵渭凉、邱瑞敏、王永强、刘耀真、石奇人、任丽君、徐纯中、汤沐黎、汪铁、黄英浩,以及当年与他们一起绘画的50后油画家,周长江、夏予冰、许明耀、陈逸鸣、刘柏荣等。当年这批画家“是全上海最活跃最被关注的一群”,陈丹青在为本次展览撰写的文章中如此评价他们的历史地位。

 

本次展览呈现了一批创作于七八十年代的油画精品,包括赖礼庠《钢琴教室里的工人》、魏景山《坐着的女模特儿》、卢象太《火山炎炎》、徐文华《爱人民》、吴建《杨开慧》、查国钧《江南烟云》等,除了主题创作,作品题材涉及风景、人体、肖像、静物等,在绘画艺术语言上,表现出艺术家如何在有限的创作自由下,追求艺术语言多元化的各种努力,这些作品自觉将苏派写实传统与西方油画技法相融合因而被认为具有“海派”特征。

 

此次参展的相当一部分艺术家已旅居海外多年,他们的作品年代跨度大,从上世纪70年代到2011年均有呈现,不但展现了艺术家不竭的艺术灵感,也反映了艺术家的当下状态,如现居加拿大的汤沐黎展出了以海外日常生活为背景的人物绘画近作;现居美国的魏景山展出了2008年创作的《俄罗斯风景》;现居美国的汪铁同时展出了创作于2007年西藏题材油画《汲水》和创作于2008年反映当下社会状态的《后毛时代》;现居美国的蒋昌一展出了创作于2011年表现上海里弄场景的写实油画《走入历史——邻里之间》。

 

另外不少艺术家展出了近年的创作,这些作品与其早期创作之间,有的具有密切关联,有的构成反差。如当年以写实油画闻名的周长江,之后从事抽象艺术探索,他展出了创作于1999年的五张《互补构图》和创作于2006年的《互补06.11》;吴健2011年的《雹香》与1975年的《赛后》,展现了画家多年来对德加的持续追慕之情。

 

在与画展同时推出的《我们这一代——40后上海油画家艺术文献集》中,以翔实的史料,记载了参展油画家经历、代表作品、参展作品、回忆录及谈艺录;综述性论文、画评;参展艺术家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照片等,图文并茂,有较高的可看性和文献性。尤其是记录了鲜为人知的《占领总统府》、《开路先锋》、《针刺麻醉》、《刘胡兰》、《黄河颂》、《金训华》、《黄山青松映丹心》等脍炙人口作品创作背后的故事;记录了当时作为美术创作中心之一的《解放日报》、《文汇报》的创作活动情况;记录了陈逸飞、魏景山、夏葆元、陈丹青、王永强、汪铁等人参与并发起的所谓“素描运动”;记录了油画家们对艺术的追求和他们之间的友情……

 

展览由上海市社会经济文化交流协会,上海夏征农民族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中共浦东新区宣传部、文广局,上海民族民俗民间文化创意推广中心主办。展览时间从2011年12月17日至2012年1月15日。

 

【相关阅读】

陈丹青:希望看错今日上海绘画圈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