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吴鸿在内的七位艺术批评家前不久发出“芜湖宣言”,宣言的“纲领”是:“提倡艺术批评的‘低碳化’——用朴素的语言,回到艺术现场,回到艺术作品与艺术家本身;反对艺术批评的‘高碳化’:也就是反对‘大词化’、哲学化、‘老外化’和翻译化的艺术批评写作风气。”如果稍加分析,这一看似振振有辞的“宣言”,实则是一段因果颠倒的扯淡。
批评当下的玄乎而又浮躁且近似悼词和墓志铭的批评文风,无疑是值得称道的。既然提出“用朴素的语言”来批评,并反对“大词化”等等,提出者就应该做出一个表率来,滑稽的是,提出者却不尽然,俨然以救世主的腔调来了一个“宣言”。姑且不论这个所谓的“宣言”算不算得上是一个“宣言”,需要厘清的是,这个“宣言”一词究竟属于“低碳化”还是属于“高碳化”呢?稍有语文知识的人可能都清楚“宣言”这个词的词性,它,一定不是“小词”,而是一个惊世骇俗且具有振聋发聩效应的“大词”。既然是“大词”,那它就有“大词化”之嫌,其与提出者提出的“用朴素的语言”似乎有点背道而驰了,说其前言不搭后语,可能并不为过。
更为有趣的是,竟有人为之附和,即“大概是长时间出台习惯了艺术批评家内心真的寂寞了,这次他们真的想回到批评之家的那条路,所以很知民意地鼓捣了寥寥像微博140字般简短的艺术批评‘芜湖宣言’,我觉得一定是受到了芜湖当地土特产老燕子赵薇娱乐化精神的鼓舞,批评家终于在地球2012可能毁灭的前夕自觉放下了哲学般的架子,大词化的风格,老外化的不知所云,翻译化的前言不搭后语,回到了自然的状态。我觉得也算是在2011年批评界在干燥的冬天下了一场安慰人心的雪,虽然雪下得有些安静。如果再不这样做,那么让全体艺术家憋太久委屈太久了,结果恐怕要四处散步了——因为艺术界的体温俨然等同于批评家的体温,如果批评家的体温不正常的话,所有艺术家体温也变得很不正常,这就是我们万恶的艺术体制衍生出的心理暗示和需求,这也是中国艺术家离开批评家不知道怎么活,而批评家又被少数明星艺术家光环所麻醉的现实纠结。这个宣言看似简单的几句话,但是它终于把我们今天的批评存在的问题非常准确地归纳出来。”
诚然,作为艺术批评家我一直不赞成“哲学般的架子,大词化的风格,老外化的不知所云,翻译化的前言不搭后语”的批评文风,问题是,“芜湖宣言”和附和者只知道谴责当下的批评文风,并自信“宣言”“终于把我们今天的批评存在的问题非常准确地归纳出来”,但是,他们却因果颠倒,硬是混淆了产生这一批评文风的根源所在。这,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提出者之所以提出反对“哲学化”的理由所在呢?一笑。
要言之,所谓“艺术批评”,应该是先有艺术,后有批评。所谓存在决定意识,就是说有什么样的艺术才有可能产生什么样的批评。这,好像与“低碳化”“高碳化”没有什么关联。如果硬要牵扯到什么“低碳化”“高碳化”的话,那么,也只能是“低碳作品”产生“低碳批评”,“高碳作品”衍生“高碳批评”。
如果说,要实事求是地“把我们今天的批评存在的问题非常准确地归纳出来”的话,那我们就应该正视今天的艺术创作出问题在先这一现实。这就如同我们面对一个畸形儿,我们总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地指责畸形儿你为什么是畸形吧!
有鉴于此,我在这里想套用附和者的那句话,即:因为批评家的体温俨然等同于艺术家的体温,如果艺术家的体温不正常的话,所有批评家体温也变得很不正常,这就是我们万恶的艺术体制衍生出的心理暗示和需求,这也是中国批评家离开艺术家不知道怎么活,而艺术家又被少数明星批评家光环所麻醉的现实纠结。
君不见,现如今的艺术创作究竟有多少可以入目的作品?又究竟有多少能够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作品?苛求批评家“用朴素的语言,回到艺术现场,回到艺术作品与艺术家本身”,请问:即便批评家“回到艺术现场,回到艺术作品与艺术家本身”,又有多少艺术家是在用朴素的艺术语言观照自然、关注人生和社会?装神弄鬼、张牙舞爪、故弄玄虚、自我标榜、重复自我、抄袭古人等等庸俗化、拼凑化的“高碳作品”还少吗?
(作者系书画评论家)
【相关阅读】
【编辑:成小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