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热:以文化名义玩资本游戏 2011-12-29 09:59:43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王宏伟 点击:
对众多收藏者来说,2011年是惊心动魄的一年:拍卖领域春拍时跳得高,秋拍时摔得重;年初开始,各地文交所争先恐后开张,却因投机和炒作在年底时被集体叫停。对文物界来说,2011年是颜面扫地、信用破产的一年:徐悲鸿长子证明是其父真迹的7280万元“天价作品”,不过是近30年前……

白庚延作品《燕塞秋》

白庚延作品《燕塞秋》

名为《人体蒋碧薇女士》的天价“徐悲鸿油画”

名为《人体蒋碧薇女士》的天价“徐悲鸿油画”

 

对众多收藏者来说,2011年是惊心动魄的一年:拍卖领域春拍时跳得高,秋拍时摔得重;年初开始,各地文交所争先恐后开张,却因投机和炒作在年底时被集体叫停。

 

对文物界来说,2011年是颜面扫地、信用破产的一年:徐悲鸿长子证明是其父真迹的7280万元“天价作品”,不过是近30年前清华研修班学员的习作;伪造的金镂玉衣,竟被史树青、杨伯达等国宝级专家估价24亿元。这真是儿子靠不住,国宝也靠不住。

 

商品属性被无限放大,艺术属性却常常被忽视,艺术品成了挂在墙上的股票。2011的收藏界,其实是以文化的名义,玩了一把资本跑马圈地的游戏。

 

春拍、秋拍,一年冰火两重天

 

【新闻背景】

 

中国的艺术品拍卖市场,2011年春拍创了历史新高,总成交额达到428.42亿元,同比增长112%。其中亿元拍品达到创纪录的15件,齐白石《松柏高立图》以4.255亿元高价,创造了近现代书画作品的世界拍卖纪录。马未都在博客上感叹,像自己这样的传统藏家已被财大气粗的机构资本驱逐出场。

 

然而市场预期很快逆转,虽然秋拍还未最后收尾,亿元拍品也有十来件,但成交率下降,总成交额比春拍下跌30%左右。在嘉德秋拍上,石涛、傅抱石、徐悲鸿、齐白石、张大千等一众名家的作品频频流拍,原本领涨的字画价格跌至2008年的水平。

 

【从业者说】

 

赵旭(北京保利拍卖公司执行董事):艺术品是一种财富和投资,已经成为共识,因此企业和基金等机构资本入场是大势所趋,目前至少占据了拍场6成以上的资金份额。春拍的火爆,秋拍的下跌,其实都是资本的潮涨潮落。下半年宏观经济形势不好,艺术品交易应声而落,经济与收藏基本是同步的。今年春拍以来,各大拍卖行都有些千万元以上的拍品出现“坏帐”——买家不付钱,这也是经济低迷造成资本退潮的表现之一。

 

但仔细分析,高端精品板块依然坚挺,比如保利秋拍的徐悲鸿《九州无事乐耕耘》,1996年拍出176万元,2003年拍出1700万元,今年秋拍2.668亿元,15年涨了150倍,而中低档板块则显萎缩。这其实与拍卖公司急功近利有关,很多公司2011年的交易额比2009年扩大了10倍有余,一定程度上导致价格下跌,秋拍量价齐跌是在祛虚火。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