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芽的绘画:经典轮回 2012-02-07 17:05:43 来源:东方艺术-大家 作者:姜维 点击:
经典事物的发展轮回曲线或许都有着它独立的体系和脉络,艺术品亦是如此。周春芽这位凭着自己特立独行的感性经验行走在艺术浪潮先锋的艺术家,用他坚持不懈的对架上绘画的实践创造了一次次的奇迹,为中国当代艺术史留下了数幅经典之作。

2011年11月6日下午,中国嘉德秋拍“中国油画”专场,经过激烈的角逐,周春芽1981年作品《剪羊毛》以2650万落锤,创造了周春芽作品成交最高价纪录。顺着这幅创造奇迹的天价作品,我们的视线被重新拉回到80年代早期。经典事物的发展轮回曲线或许都有着它独立的体系和脉络,艺术品亦是如此。周春芽这位凭着自己特立独行的感性经验行走在艺术浪潮先锋的艺术家,用他坚持不懈的对架上绘画的实践创造了一次次的奇迹,为中国当代艺术史留下了数幅经典之作。

 

《剪羊毛》出炉及伤痕美术之后

 

1981年元旦“第二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览”上,周春芽的作品《藏族新一代》获得油画二等奖,油画一等奖是罗中立首次展出的《父亲》。当时的全国青年美展是中国艺术转折时期的标志性展览之一,这种标志性在于:中国官方艺术标准,由深受苏式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影响的革命现实主义,向欧洲经典现实主义的回归。

 

1980年代初,中国画坛还在苏派写实主义教条的笼罩之下,美术界也涌现了一批伤痕美术的代表人物。伤痕美术在此一时期的滥觞有其显示的社会环境,在批判“四人帮”政治需要的形势下,大量的作品流于改头换面的革命现实主义模式,如主题先行——即在没有个人感觉的状态下,把题材换成流行的政治内容。以及戏剧化情节,原有的苏式油画技艺等等。在这个展览上,罗中立的《父亲》,何多苓的《春风已经苏醒》,周春芽的《藏族新一代》等表现人性、抒发个性的作品在全国大展上获奖,标志着艺术的复苏和新时期的开始。包括此前陈丹青《西藏组画》的完成(1980年10月于中央美院陈列馆举办的《1978级研究生毕业生作品展》中展出),都标志了一种强调人性(对身边小人物的关切)和真实(生活本来场景和艺术家个人感觉的真实),以及画面结构丢弃苏式现实主义的戏剧情节性,着意瞬间生活场景的模式。应该说,由于当时的社会情境,《父亲》在社会上的影响最大。而《西藏组画》除了现实主义模式的回归,还由于陈丹青格外对正宗欧洲油画技艺的追溯,所具有学院意义上的“学术性”(注),而在油画界影响深远。三十多年过去了,现在看《父亲》、《春风已经苏醒》、《藏族新一代》和《剪羊毛》,正是这些作品并非遵循经典欧洲现实主义的模式,和油画的“学院学术性”,而具有独辟蹊径和更个人化的试验意义。如《父亲》对美国超级现实主义的借鉴,创造出纪念碑式的中国农民肖像。《春风已经苏醒》受美国怀斯风格的影响,创造并延续了一种中国文人气质的伤感情调。周春芽的《藏族新一代》和《剪羊毛》,虽然也受过后印象主义的影响,但他创造的那种热烈而厚实的色彩和造型,对当时超越伤痕艺术的时髦画风,追求更具有审美意义的醇厚乡土风格,无疑起到先锋的作用。

 

周春芽在谈到《藏族新一代》、《剪羊毛》的创作时,曾说:“当我离开体验生活的草地以后,很多具体的事情很快就淡忘了,留下来的只是草地上强烈、浓厚的色彩。藏民纯朴粗犷的形象,以及贯穿这些的色彩和形象的线条。“我第一次去草地,印象最深的就是我的油画《藏族新一代》中的那五个小孩。第二次去草地留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剪羊毛》中的藏族妇女。”陈丹青的《西藏组画》的产生,或者说从此开始的被称“生活流”、“乡土风”的潮流已逃出政治情绪,关注更深一层的审美意识,诸如纯朴、粗犷,乃至油画技法的非苏化,都可以看作是伤痕美术的深化。事实上,乡土风格依然是经典意义上的现实主义,而周春芽的《藏族新一代》和《剪羊毛》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现实主义,通过描绘藏族生活场景,更倾心于表达他感觉中特有的热情和厚实这些属于审美范畴的感觉,在语言和技艺上对油画做出了更个性化的试验。

 

如果说《藏族新一代》还带有革命现实主义的痕迹,诸如“新一代”的主题,画面人物表情有类似文革红光亮风格的“标准笑容”,以及画面结构与六十年代温葆《四个姑娘》的某种相似。到了《剪羊毛》的完成,周春芽早期的艺术追求显现得就更鲜明了。比如通过剪羊毛的场景,作者更自觉地强调了他感觉中留下“强烈、浓厚的色彩。藏民纯朴粗犷的形象,以及贯穿这些的色彩和形象的线条。”《剪羊毛》画面中绝少人物形体的细节,更是回避明暗和虚实的变化,以加强画面人物在体积上的整体和厚重,以及用三分之一人物上衣和羊的白色块,来衬托他极其钟情的褐色调,尤其厚重和热烈的大笔触,都能让人一下子感受到作者浓郁和热烈的情感表现。

 

正是经过“伤痕”的试水,《父亲》、《藏族新一代》等新的表现形式才能得到广泛的认可。《藏族新一代》的作者周春芽和他的同学高小华、程丛林一样赶上了这趟时代的列车,但周春芽在当时走得更远些,让他真正迷恋的是不是题材,而是色彩、机理和线条,周春芽一亮相变显现出强烈的个人风貌,并奠定了他艺术生涯的基础。

 

“石头”系列

 

离开了80年代的纯朴与执着,周春芽的艺术在经历了德国之旅后,进入了另一个性的阶段。上世纪90年代,周春芽从德国回国后,他在创作中就面临一个问题,即如何让在东方化的语汇中寻找到一种契合自我气质的表现性语言,以此克服中西在文化语境和审美内涵上的差异。这时他开始从中国传统画中找思想灵感,正如周春芽在后来的回忆中说到“我一头扎进了中国传统绘画之中,开始系统的研究古代人文绘画,尤其是在元四家、八大、董其昌的图式形态中找到了我的兴趣点,这是我绘画生涯的重要转折点:我决心走出一条出人意料的全新之路。”

 

“石头”系列就这样产生了,山石一直是中国传统绘画中一个重要的画科,尤其在中国文人画里,山石具有诸多的精神象征,山水林石寄托了中国文人关于自然和完美人格太多的理想。95年创作的《石头系列》是这一系列中比较特殊且重要的一张。周春芽是在寻找一种不受任何模式或者观念束缚下的中西文化中的滋养,耀眼的金黄色为背景,不再多做任何笔墨。西方绘画强调画面的丰富性,不用留白的方式处理。受中国传统绘画的影响,周春芽将背景置空,保持了鲜艳的整体性,又突出了石头的嶙峋之态。石头的主体颜色是周春芽最爱的褐色,混杂着繁复多变的红,蓝和绿,与黄色背景渗透,相呼应,形成瑰丽的整体色彩。堆叠突出的机理与薄厚的对比,或勾,或皴,或擦,或渲染的笔法尽显水墨意味。变幻的面与线,起伏于画面,以一种介于水墨大写意、新表现和抽象之间的风格呈现了传统的中国符号。周春芽也曾特地评论:“这是我很不错的一张作品。”周春芽在提到他石头题材作品的时候,曾这样解读:“艺术的题材有很多都是永恒的,比如人物和风景。但是我觉得石头是中国从有绘画开始到现在一直没有缺席的题材。所以我看看传统的绘画,从新的方式来画这个石头。中国传统绘画画石头一般是单色的,就是水墨画,虽然也通过墨色的浓淡来呈现石头本身色彩的改变。但是我画的是彩色的石头,我是用不同的颜色,真实的颜色来画这个石头。但是构图有一些受传统绘画的影响,造型有一些古人对石头平面化的理解。但色彩是我们现代的色彩,对色彩的一些处理,完全是一种观念化的。”

 

"绿狗”入住 “桃花”盛开

 

2004年,周春芽回到成都画院,基于各种原因,一向不养宠物的他却与一只叫“黑根”的绿狗为伴。顺其自然的以黑根为母题的创作唤起了周春芽内心的自由与活力。“绿狗”系列,《平顶上玩耍的黑根》、《站立的黑根》、《跑步的黑跟》,被刻画的黑根,有点欢愉,有的迷茫,有的笨拙。有点孤苦伶仃。狗的造型确实被艺术家抽离出来,和“石头”系列作品倒是有着如出一辙的雕塑感。

 

之后,因为黑根的离去。艺术家周春芽旅游来到了苏州园林。他骨子里的积极向上的感性力量再度被激发了。从绿狗到桃花,是生活,亦是文化的过渡。

 

桃花系列的色彩普遍郁勃沉厚,怒放的桃花,暗喻生命的轮回与稍纵即逝,隐含放纵与凋谢的不安。红人的介入,模糊了人与自然的界限,揭示出万物自然中的自由与限制、廉耻与道德,旺盛的生命力迎面而来。绚烂的桃花系列更是彰显了物质极盛之后一种悲剧性的美。

 

“向毕加索看齐”、“精神上的绝对自由主义”……这些都是“被”冠在周春芽身上的标签,从《剪羊毛》到“石头系列”到“绿狗系列”再到“桃花系列”以至将来的“xx”系列,笔者看来,这只是一位顺其自然用心对待绘画的艺术家创造出的一次次的经典作品,这个经典与“毕加索”无关,与“感性”无痒,与“精神自由”无关联。只是周春芽的真实写照,用心印记。艺术家叶永青曾这样描述“像春芽这样跨越“伤痕”时期、“乡土绘画”、“85新潮”等几个艺术史进程,目前仍活跃的艺术家,不说绝无仅有,起码是硕果仅存的几个之一。”但凡顺其自然、水到渠成成为经典的艺术家必定会走出一片属于他的更广阔的境地,周春芽自然却不例外。他就是这样在谱写着属于他的奇迹,属于他的经典,真实而绽放着静谧的力量。

 

 


【编辑:陈耀杰】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