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些宫廷专场中,特别要提到的有(1)北京保利秋拍中的“忘情乎太上——清乾隆、嘉庆玺印艺术”,仅3件拍品共拍出2.11亿元的高价,而刷新御制玉玺和白玉拍卖世界纪录的 “乾隆太上皇帝圆玺” 正是此专场的拍品;(2)中国嘉德的“慎德明道——五台山人藏清道光御瓷(一)、(二)”专场,这是国内第一个高水准的道光御瓷专场,(一)和(二)的成交率均为100%,成交额分别为1.59亿元和1.15亿元,这将有力地带动道光官窑瓷器行情的上涨;(3)北京保利春拍中的“乾隆巴洛克”专场,仅三件拍品成交额高达1.67亿元,其中清宫钟表的登峰造极之作—— “清乾隆铜鎏金转花转水法大吉葫芦钟”以 7820万元创造了中国宫廷钟表的世界拍卖纪录;(4)北京保利的“御制翡翠朝珠项链,宫廷艺术与重要瓷器工艺品”专场总成交额达5.24亿元,成为本年度全球成交额最高的古董单场拍卖,此专场中共有15件拍品超过千万元;(5)北京保利首次推出的“清代宫廷服饰夜场”,独具创新和市场眼光。
(三)杂项门类有突破性增长,新概念专场崭露头角
在愈演愈烈的市场竞争下,各拍卖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都意识到多元化经营的战略思路,挖掘市场价值洼地,拓宽艺术品的门类和经营方式。
2011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拍品结构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各大拍卖场上,家具、古琴、古典家具、邮品钱币、紫砂茗具等门类均有突破性发展,以往仅在某一专场里充数的拍品门类而今闪耀成为一个亮点专场登上舞台,一些以往未曾或很少入列的拍品也频频出现在各大公司的拍卖中。
邮品钱币.2011年,中国嘉德、北京保利、北京翰海和北京诚轩四家公司共推出邮品钱币32个专场,成交16253件(套),成交额高达6.74亿元,为历年最高。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拍品有北京诚轩秋拍推出的“1948年-1951年第一版人民币六十枚大全套”以575万元创下历来人民币拍卖的最高成交价;还有中国嘉德秋拍中的“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以155.25万元创该邮票的成交记录。
古典家具。2011年,中国嘉德、北京保利和北京匡时推出若干个重要的古典家具专场,共成交167件(套),成交额为6.53亿元。其中,中国嘉德春拍推出的两个家具专场均以100%的成交率拍出,并且“侣明室藏明式家具专场”以24790.55万元的高价拍出。但由于秋拍市场回落,其秋拍推出的“姚黄魏紫-明清古典家具(一)和(二)” 均频频出现流拍,平均成交率仅为41.59%。但最后仍以2.30亿元的成交额完槌。此外,北京匡时春拍推出的“清代宫廷紫檀家具专场”,7件拍品共拍出5715.5万元,其中有两件紫檀家具都超过一千万元。
紫砂茗具。2011年,10家公司推出与紫砂茗具有关专场共17个,成交拍品1389件(套),成交额为5.17亿元,这可以说是超乎想象的一个突破。例如:中国嘉德的“紫泥春华-近现代紫砂臻品”以7816.78万元成交;北京保利的“中国当代高端工艺品——紫砂壶专场”以6726.81万元成交;北京匡时的“中国古代及现代紫砂专场”以5194.9万元成交。在这三个专场里,共有三件紫砂壶超过1000万元,分别是:中国嘉德春拍的“顾景舟、韩美林 《提梁磐壶》” 以1150万元成交;北京匡时春拍的“顾景舟《云肩如意三头茶具》”以1023.5万元成交;北京保利秋拍的“顾景舟《提璧组壶》” 以1782.5刷新了紫砂壶拍卖的世界纪录。
宗教艺术。2011年10家公司共成交拍品486件(套),成交额3.98亿元。其中,中贸圣佳春拍的“明代铜鎏金药师佛像” 以3300万元的高价成交,是今年佛像拍卖市场的最高价;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秋拍中北京匡时和华辰分别推出的“与佛有因——近现代名家佛教题材书画专场” 和“慈悲——佛教题材书画专场”,这虽与一般意义上“佛教艺术”的概念有所区别,但从广泛意义上讲应可将其归纳入内。更重要的是,这两家公司在中国书画门类中开创出宗教题材绘画作品专场的信仰多元化理念确值提倡。
古籍善本。2011年10家公司共成交古籍善本3243件(套),成交额为2.93亿元。这其中影响较大的是中国嘉德春拍的“陶叔献辑两汉策要十二卷”以4830万元创出中国古籍拍卖世界纪录,以及嘉德秋拍的“季羡林先生藏书”专场以1620.7万元成交。
古琴。2011年10家公司共成交2.30亿元。影响力最大的应属于王世襄旧藏的“唐琴‘大圣遗音’”,此琴在2003年出现在中国嘉德秋拍,当时成交额仅为891万元,而今以11500万元成交,不到十年,竟达十余倍的涨幅。而北京华辰的“宋—元仲尼式虎啸琴”和“元仲尼式朱致远琴”也分别以6555万元和2415万元的高价成交。
铜镜。2011年,铜镜拍卖与往年有较大突破,10家公司共拍出614面铜镜,成交额达1.97亿元,平均价格为32.03万元/面,这614面中,超过100万元的有36件。
珠宝首饰及名表。随着人们经济收入的丰厚,文化水平的提高,对于高端珠宝首饰及手表的需求。也在日益扩大的。特别是今年,10家公司共推出9个专场,成交5.27亿元。其中,上千万的拍品共有9件,而北京保利秋拍推出的 “ 金玉盈枝——名贵珠宝与翡翠专场(其中4件过千万)”和中国嘉德春拍推出的“名表”更分别以15738.4万元和3149.94万元的高价成交。
上述之外,今年还有很多公司尝试涉水新兴门类。例如:西泠印社推出的 “中国首届明清竹雕专场” 、 “中国首届历代庭园艺术•石雕专场”和“中国首届历代紫砂盆专场” ,延续了其一贯提倡的“文人情怀”、“文人生活”的经营理念。还有北京华辰秋拍推出的“苏绣艺术精品专场”;上海朵云轩推出的“名家篆刻印谱专场”;北京保利推出的“清代宫廷服饰夜场”等等,都是拍卖企业多元化经营的体现。
在全球经济形势波及艺术品市场的背景下、在传统艺术品征集困难的实际情况下、在收藏投资者提出多元化产品诉求的需求下,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是需要在坚守原有市场门类的基础上,开拓更为宽阔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