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信托规模暴涨信心大跌 2012-02-24 09:16:47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马春园 点击:
从2010年仅有国投信托、中信信托发行了艺术品信托产品,到2011年的18家公司染指其中,拍卖市场的火爆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信托公司趋之若鹜,艺术品信托也悄然成为信托公司产品创新的一方热土。

信托公司成“资金通道”

  

市面上信托产品收益率居高不下,艺术品信托要想吸引投资者眼球,不管是固定型还是基础+浮动收益型产品,收益设计都在9.5%以上,从而拉高了整体平均收益。

  

用益数据显示,2011年艺术品信托产品平均期限为2.18年,较2010年的2.5年下降0.32年;平均收益率为9.86%,较2010年的9.75%上升了0.11个百分点。

  

用益信托工作室研究员雷雯雯告诉记者,这会增加不少风险,艺术品是一个长线投资的品种,期限过短在实现兑付上会出现困难,但期限变长在发行上同样会出现困难。

  

主打投资当代中青年艺术家油画作品的管理类艺术品信托——“龙藏1号”,自去年8月发起设立并开始公开募集后,至今未能完成募集并正式运行。其中的一个原因是,信托公司在去年底今年初的房地产信托面临兑付压力,而在创新型信托上也需要重新进行合规审查。

  

信托公司跟风发行多款艺术品信托,其中的艺术品投资公司也是良莠不齐。雷雯雯表示,目前国内艺术品投资公司门槛较低,注册资金一两千万的公司就能担起艺术品投资的角色。

  

华宸信托发行的“天雅1号”艺术品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资金投向是向北京环宇互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发放的信托贷款,用于艺术品投资。

  

北京市工商局信息显示,这家北京环宇互联科技公司经营范围与艺术品投资毫不相干。

  

此外,部分艺术品信托与房地产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华澳信托2011年发行的“长诚1号-文化艺术珍品流动化基金信托”,信托规模4亿元,

  

委托人为刚泰集团,公司业务主要涉及房地产、矿业等。

  

又如北京信托发行的“盛藏财富·复文艺术品投资集合信托计划”,资料显示,该信托资金“全部用于受让厦门当代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合法拥有之艺术品集合的收益权,厦门当代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将出让艺术品收益权所得资金用于发展集团文化产业。”

  

厦门当代投资控股集团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旗下非地产事业包括复文美术馆,而该信托计划中的艺术品资产,则由北京信托委托复文美术馆保管。

  

没有艺术品投资经验的信托公司,在其中只是充当资金通道的角色。国内的艺术品市场缺乏规范,鱼龙混杂、真伪难辨,投资艺术品的风险可想而知。

  

去年艺术品拍卖中就爆出几起假画事件,北京印千山国际拍卖公司举行的2011年春拍中,以180万元成交署名“张晓刚(微博)”的画作《小女孩》,随后张晓刚本人在微博中指出其是“拙劣的赝品”。

  

缺乏成熟投资人

  

国际上,艺术品投资已成为西方大型金融机构财富管理部门和私人银行部门,为高端客户提供的一项重要理财服务,也是面向机构投资者较为成熟的另类投资品种。

  

李强对记者表示,目前投资艺术品信托属于非常小众的群体,艺术品信托和私募的艺术品基金对艺术品市场的参与度并不高。

  

“真正的大藏家往往自己进行艺术品投资,选择信托的投资者很多对艺术品市场并不了解,所以艺术品投资机构需要给投资者讲一个故事,但这个故事想要很多投资者都感兴趣非常困难。”李强续称。

  

在国内,主导艺术品投资市场的是个人藏家而不是机构藏家。

  

国内的私人银行近几年也开始为客户提供多样的艺术品投资鉴赏服务,如招行的私人银行艺术赏鉴计划早在2007年就开始筹划,2009年开始全面推出。

  

“面对一位准备尝试收藏的客户,我们首先会充分了解客户对艺术品的喜好特点,然后建议客户先从看得懂的艺术品开始收藏,并且帮助客户寻找此类艺术品中最有价值的代表作,主张艺术品投资的前提是因赏而藏。”招行总行私人银行部产品经理余立说。

  

招商银行同艺术品投资公司合艺典藏共同打造了“藏家俱乐部”, 并计划设计发行艺术品信托产品。

  

赵祥龙则表示,目前龙藏基金主要开展“公民艺术家”的活动,让中青年艺术家走出自己的小圈子走进群众。“龙藏1号”艺术品投资基金原本计划签约100-150位中青年艺术家,以其创作的油画作品为投资标的。

  

“事实上, 筛选作品的工作比我们想象中要难得多,我们必须在艺术家、市场和投资者三者之间达成良好的共识。”赵续称。

 

 


【编辑:易小燕】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