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艺术从个人的象牙塔里解脱出来 2012-02-28 13:19:44 来源:辽宁日报 作者:王研 点击:
所谓“中国气派”,应当兼具融合性与民族性。也就是说,要充分展现本民族的艺术特色,同时又富有鲜明的时代风格所谓“大美术”,就是要有艺术的总体胸怀,对艺术审美要有一个总体的追求,体现的是多样性和广泛性。

所谓“中国气派”,应当兼具融合性与民族性。也就是说,要充分展现本民族的艺术特色,同时又富有鲜明的时代风格

 

所谓“大美术”,就是要有艺术的总体胸怀,对艺术审美要有一个总体的追求,体现的是多样性和广泛性

 

“大美术”和“中国气派”的核心是力图让艺术走向社会、走向民众,表现综合性,创造中国特色

 

艺术水平无法提高,就是因为胸怀太窄或者历史的视野太浅薄

 

“中国气派”,一直是艺术界颇为热门的名词。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快,世界各国文化交流日渐频繁,关于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坚守问题,越来越受到大众关注。诸如“中国气派和民族风格”、“西洋画种与中国气派”、“国际风度与中国气派”等等讨论,时常见诸报端。所谓“中国气派”,应当兼具融合性与民族性。也就是说,要在全球化背景下,充分展现本民族的艺术特色,同时又富有鲜明的时代风格。

 

如何成就“中国气派”?上世纪80年代末,著名画家袁运甫提出了“大美术”和“中国气派”的主张。他说,这一主张的核心是力图将艺术从私人化的象牙塔中解脱出来,让艺术走向社会、走向民众,表现综合性,创造中国特色。

 

“大美术”和“中国气派”的观念符合了时代的需求……把艺术从个人的象牙塔里解脱出来,让艺术走向社会、走向民众,创造中国特色,与时代精神并重。

 

绘画通常被认为是一种极具个性化的创作活动,画家本人是活动的中心,并且,许多画家更将创作看作是完全私人的行为,只需要对自己负责。当然,艺术创作必须具有个性,否则只会陷入千作一面的尴尬。不过,个性化的创作是否也应当具有一定的公共性?是否也应当凸显民族气质和时代风格,从而使作品具有更大的意义呢?

 

多年从事公共艺术创作和研究的袁运甫曾多次提出“艺术应当具有中国气派”的观点,他说:“很多人都只是谈论艺术是个性的表现,这点固然重要,没有个性就不会有艺术的独创性。不过,以公共艺术来说,它代表了国家的形象,与中国文化的大背景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因此,一定要体现出中国气派,展现民族风格。 ”

 

“我在上世纪80年代末提出‘大美术’和‘中国气派’的主张,正是从时代发展的要求出发的。 ”今天的中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在文化上也越来越有自信,国民的文化主体意识日渐觉醒。时代浪潮推动着艺术寻找拓宽自身发展道路的可能,而树立“大美术”和“中国气派”的观念,正符合了时代的需求。袁运甫说,“大美术”和“中国气派”这一主张的核心就是要把艺术从个人的象牙塔里解脱出来,让艺术走向社会、走向民众,表现综合性,创造中国特色,与时代精神并重。

 

艺术家的艺术才华应当为整个社会服务……最大限度地展现自身的社会潜能与价值……敏锐地捕捉一切优秀艺术和美的感悟……没有宽阔的文化艺术修养与素质是做不到的

 

袁运甫回忆说,“文革”之前,中国工艺美术界的一些老前辈,始终在主张一种思想,即“大美术”。 “所谓‘大美术’,就是要有艺术的总体胸怀,对艺术审美要有一个总体的追求。艺术家的艺术才华应当为整个社会服务。 ”

 

袁运甫对艺术的理解深受他的老师——现代中国装饰艺术奠基人之一、著名画家张光宇的影响。他曾在一篇回忆老师的文章中这样写道:“光宇先生是一位‘大美术’事业家,他不喜欢把自己封以专一性或职业化的头衔,因此亦最大限度地展现了自身的社会潜能与价值。他在艺术上的影响遍及纯艺术、装饰艺术、实用艺术、表演艺术等广泛的领域。古人说得好:‘有容乃大’,关键是他胸怀博大的容量,具有敏锐地捕捉一切优秀艺术和美的感悟的眼力,同时又富有坚实的能力,足以适应并解决一切创作中的疑难和问题。要做到这一点,没有宽阔的文化艺术修养与素质是做不到的。因而说张光宇先生是 ‘大美术的旗帜’应当之无愧。 ”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