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告诉你:未来艺术长什么样 2012-03-01 10:53:18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周正阳 点击:
作为当代艺坛的新锐力量,许多“80后”艺术家亦加入到新媒体创作的大军中。从小深受各种电子媒介熏陶、熟练应用数码工具的他们,在高科技为载体的艺术创作上似乎具有天然的优势。正如深圳美术馆艺术总监鲁虹所说,成长于“数码时代”的“80后”艺术家可谓占尽了新媒体艺术的光。

与传统元素融合的新媒体艺术,更具生命力

 

过去,艺术创作虽被视作一种高度个人化的活动,但依然有规律和原则可循。比如,以中国古典艺术为例,“求神”、“求韵”曾被视作一种约定俗成的铁律,而西方现代艺术也十分讲究与时事、热点、社会的结合———但这些创作大多是以纸质媒介为基础的,未来,当多媒体成为艺术创作的主要载体时,这类规律是否仍然适用?与多媒体艺术时代相适应的艺术价值观、创作观会呈现哪些面貌?新媒体艺术的出现,是否意味着传统艺术元素将彻底退出,抑或二者并存,有机互补?

 

在许多资深艺术从业者看来,新媒体艺术与传统艺术的P K,关键词不在于“替代”,而是“融合”。正如《中国画家》杂志社执行主编江福全所说:“新媒体艺术如何避免短期的急功近利,如何避免沦为一种肤浅的时尚?恐怕要从传统艺术中吸取‘慢’的精韵,比如,一个优质中国画画家,至少要花20年的时间来锻炼笔墨的功力,然而,讲求新观念的多媒体艺术,若领悟不到‘神韵’的寓意,无法吸收‘慢工出细活’的内涵,终究也只是快餐艺术。”江福全建议,除了“慢”元素的吸收之外,如何适应新的艺术介质,传统画作如何利用新媒体进行推广、如何把传统笔墨转录为数码符号,已不仅仅是单纯的技术问题,更是新生代艺术从业者面前的崭新难题。

 

深圳公共艺术中心艺术总监孙振华认为,在中国,“传统”与“多媒体艺术”的结合,还存在一定的地域性特征:“在中国,有个受众接受性的问题,很少观众会耐心地看一两个小时的展览,而不少多媒体艺术呈上的都是支离破碎的、抽象的,没有具体故事情节的视觉影像,它和公众的隔离程度太高,有些过于‘曲高和寡’。因此,如何把多媒体艺术化为公众能够接受的符号,如何用一定的‘地域性’吸引观众,恐怕是传统艺术和多媒体艺术结合的议题中,重要的环节。”

 

在孙振华看来,一些多媒体艺术家尝试与“传统”的结合,已收到部分成效:“比如,年轻艺术家邱黯雄的‘山海经’系列展览,就是中国元素与现代高科技相结合的优质产物。展览中有中国观众所熟知的神话元素、传奇元素、中国山水画元素等等,数码高科技仅仅起到介质和传播的作用。”

 

孙振华还认为,艺术媒介的更新势必带来创作观的更新:“传统艺术有很多趋同、约定俗成的东西,每一个艺术时代,你都能感受到有一种鲜明的风格在里面。当新媒体流行后,或许我们将迎来了一个高度个性化的创作时代,每个艺术家、创作者之间的差异将被放大到极致,这种多样化、差异化或将成为未来艺术的关键词。”

 

旅美艺术家陈小文近年亦致力于新媒体创作观的研究,他认为新媒体艺术会对中国的艺术教育构成巨大的影响:“中国传统的艺术教材和授课套路,都是以一些既成的艺术教学理论为原型的,新媒体艺术方面几乎没能形成一个十分完整、系统的理论,因此,一套能够匹配新媒体艺术时代的教案、理论和教学模式应当被建立起来,而这个教育模式肯定也不是照本宣科的,而是带有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征。”

 

老艺术家未必要从“新媒体创作”中彻底退出

 

作为当代艺坛的新锐力量,许多“80后”艺术家亦加入到新媒体创作的大军中。从小深受各种电子媒介熏陶、熟练应用数码工具的他们,在高科技为载体的艺术创作上似乎具有天然的优势。正如深圳美术馆艺术总监鲁虹所说,成长于“数码时代”的“80后”艺术家可谓占尽了新媒体艺术的光。

 

但是,这场新媒体艺术盛宴,就一定是新生代的天下,一定写着“老年人免进”吗?从传统途径中成名的中生代艺术家、老一辈艺术家如何能在新媒体艺术浪潮中谋求一席之地?诚如孙振华所说,在“新媒体艺术”诞生的初期,实际上并非“年轻人”当道:“新媒体创作的‘始作俑者’并不是新锐年轻艺术家,而是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一部分观念前卫、思想敏锐的资深艺术家。”这批人率先奉上前卫尝试,后来才是由更年轻的70、80后群体前来接力。孙振华的话,实际上道出一种可能,老一辈艺术家完全可能突破创作观念、创作手段的局限性,成为参与多媒体创作的核心力量。

 

“一些年纪较大的艺术家,早就受到了‘多媒体艺术’的熏陶。”孙振华提出,老一辈艺术家在新媒体艺术创作上并不一定是“天然劣势”,从理论上来说,新媒体艺术并没有给资深传统艺术家奉上“闭门羹”。

 


【编辑:曹茂超】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