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艺术家的乡村美术梦 2012-03-15 10:47:38 来源:《湖北日报》 点击:
一个艺术家,倾其毕生积累,投资1000万,在最需要文化的农村建立了一座公益文化机构。不问投资,没有回报,并将产权捐赠当地政府,只有一个心愿:“为乡亲们提供一个纯粹的、高品质的文化场所。”

一个艺术家的乡村美术梦

 

背倚绵延群山,远眺田畴起伏,绿林掩映中的“记山大屋董继宁美术馆”,正如董继宁的山水画作般静谧安详、山高水长。这是一座典型的鄂南民居风格建筑群,一井两院三重屋,朱瓦白墙,前宗后祠,四通八达。咸宁汀泗桥镇长寿村的田野阡陌间矗立起的这座美术馆,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每日参观、来访、求道问艺者络绎不绝,门庭若市。阅读、识字、游玩,记山大屋成了孩子们的乐园。一幅幅简淡悠远、意境深邃的美术作品展厅,是美术老师们的教学示范课堂。

 

一位留学美国的背包客对着记山大屋拍个不停,他说我要将照片带回美国,让同学们一起见证中国的农村并不是贫穷、萧条,还有这样高品味的美术馆。

 

记山大屋是目前我省唯一一座由个人投资兴建,集美术创作、展览、收藏于一体,兼具农村科技阅览室、农村文化普及、美术学术交流等功能的公益性文化机构。

 

建设的念头来自董继宁一贯的家乡情结和社会责任感,2006年,董继宁偶然从电视上得知,乡村教育资源缺乏,呼吁社会各界人士捐建希望小学。心怀感恩之心的董继宁,也想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做一份贡献。建设一座公益性文化机构,改良家乡文化生态的想法油然而生。选址之初,哥哥建议设在咸宁市区,董继宁坚持建在农村:“提高社会文化,要从农村做起。”

 

记山大屋从建筑设计到室内外装修都由董继宁亲自谋划、设计,室内的一桌一椅,一布一饰,都经过精心的挑选与搭配。“我要让当地村民享受到一座高品质的文化馆,让他们的孩子长大进城后,消除城市文化的陌生感,可以很快地融入城市生活。”“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我不能做一个绝顶聪明的人,就做一个乐于奉献的仁者。”因此,董继宁将这座公益机构命名为“记山大屋”,也是呼吁有所作为的人奉献社会。

 

一切工作做得井然有序:

 

购回各种儿童读物、科普图书、美术鉴赏等书籍,建立小型的图书馆,免费供当地村民使用。

 

购买书桌、布置讲堂、添置幻灯片,每周末开设“记山讲堂”,将个人毕生所学,毫无保留传授他人,还计划邀请武汉的名人名家,讲授哲学、文学、诗歌、经济等课程。

 

【记者手记】

 

一个艺术家,倾其毕生积累,投资1000万,在最需要文化的农村建立了一座公益文化机构。不问投资,没有回报,并将产权捐赠当地政府,只有一个心愿:“为乡亲们提供一个纯粹的、高品质的文化场所。”在记山讲堂里听课的村民聚精会神听课,让人深感文化的凝聚力、感染力。记山大屋的模式也许难以复制,但董继宁情倾乡村文化建设的精神是人人可以学习的,这正是董继宁的乡村美术梦最令人感佩的。背倚绵延群山,远眺田畴起伏,绿林掩映中的“记山大屋董继宁美术馆”,正如董继宁的山水画作般静谧安详、山高水长。

 

这是一座典型的鄂南民居风格建筑群,一井两院三重屋,朱瓦白墙,前宗后祠,四通八达。

 

咸宁汀泗桥镇长寿村的田野阡陌间矗立起的这座美术馆,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

 

每日参观、来访、求道问艺者络绎不绝,门庭若市。

 

阅读、识字、游玩,记山大屋成了孩子们的乐园。

 

一幅幅简淡悠远、意境深邃的美术作品展厅,是美术老师们的教学示范课堂。

 

一位留学美国的背包客对着记山大屋拍个不停,他说我要将照片带回美国,让同学们一起见证中国的农村并不是贫穷、萧条,还有这样高品味的美术馆。

 

记山大屋是目前我省唯一一座由个人投资兴建,集美术创作、展览、收藏于一体,兼具农村科技阅览室、农村文化普及、美术学术交流等功能的公益性文化机构。

 

建设的念头来自董继宁一贯的家乡情结和社会责任感,2006年,董继宁偶然从电视上得知,乡村教育资源缺乏,呼吁社会各界人士捐建希望小学。心怀感恩之心的董继宁,也想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做一份贡献。建设一座公益性文化机构,改良家乡文化生态的想法油然而生。选址之初,哥哥建议设在咸宁市区,董继宁坚持建在农村:“提高社会文化,要从农村做起。”

 

记山大屋从建筑设计到室内外装修都由董继宁亲自谋划、设计,室内的一桌一椅,一布一饰,都经过精心的挑选与搭配。“我要让当地村民享受到一座高品质的文化馆,让他们的孩子长大进城后,消除城市文化的陌生感,可以很快地融入城市生活。”“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我不能做一个绝顶聪明的人,就做一个乐于奉献的仁者。”因此,董继宁将这座公益机构命名为“记山大屋”,也是呼吁有所作为的人奉献社会。

 

一切工作做得井然有序:

 

购回各种儿童读物、科普图书、美术鉴赏等书籍,建立小型的图书馆,免费供当地村民使用。

 

购买书桌、布置讲堂、添置幻灯片,每周末开设“记山讲堂”,将个人毕生所学,毫无保留传授他人,还计划邀请武汉的名人名家,讲授哲学、文学、诗歌、经济等课程。

 

【记者手记】

 

一个艺术家,倾其毕生积累,投资1000万,在最需要文化的农村建立了一座公益文化机构。不问投资,没有回报,并将产权捐赠当地政府,只有一个心愿:“为乡亲们提供一个纯粹的、高品质的文化场所。”在记山讲堂里听课的村民聚精会神听课,让人深感文化的凝聚力、感染力。记山大屋的模式也许难以复制,但董继宁情倾乡村文化建设的精神是人人可以学习的,这正是董继宁的乡村美术梦最令人感佩的。

 

 


【编辑:陈耀杰】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