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进美院 先走“红地毯” 2012-03-17 09:39:20 来源:美术报 作者:马黎 点击:
一位名为“瓶盖小天”的网友在微博上贴了一张图片:一条红地毯沿着两幢教学楼,铺陈而上。“今天杭州难得大晴天,那边还在评卷,希望那些真正爱画画的孩子们梦想成真。”他在图后,这样写道……

有争议的卷子如何处理

 

“你看这张卷子,作者对于形的感受能力很强,人物的动态、服装,有舒展,有体态的具体关系和感受。这个‘具体’,指的是捕捉的具体,不是概念地画,不游性,能看出画的是一个活的人。我看这张卷子得往上升一档。”站在一张归入88分档的速写试卷前,造型基础部主任安滨用手中的竹竿子点了点,紧跟其后的工作人员立刻把卷子拿到了一边。记者看到,这里一共5张卷子,都放在88分和90分的卷子中间,上面附有一张白纸写着“升待定”。

 

眼前,造型类、设计类(上海)、图媒类的速写试卷按分数高低档位,排满了整个体育馆。每一组都安排了3位经验丰富的督导对试卷作最终的微调和打分。看似简单的微调,实际过程相当“纠结”。安老师刚刚从88分档中取出一张放入“升待定”,又回头像“扫雷”游戏一样,“扫”到90分档中,重新一张张“扫描”。要知道,15分钟前,他刚刚把这一档18张卷子检查过一遍,这下又要返工重看。

 

很快,他在一张女青年耸肩的速写卷子前停住了。“对人的动作,比如腿,耸起的肩膀,应该有具体的描绘,但他只是在刷一个面,衣纹、形体的转换不具体,人物刻画像一个笼统的‘壳’。”于是,这张卷子不幸地从90分高分段,落入了“降待定”中。

 

“每一张卷子我们都要反复看,反复评,认真对待。对于一幅画的评价,不可能像数理化分数一样简单明确,但它是一种综合判断,更是一个老师经验积累的结晶。” 油画系教授杨参军是色彩科目的评分督导,他告诉记者,很多时候,评卷是一刹那的感觉,很难说出为什么,这就需要经验,也是督导所要起到的作用。而待定的卷子,需要3个督导共同讨论,有趋同性,才能判定它应该升还是降。

 

90分以上的试卷要具备哪些要素

 

究竟什么样的试卷才能够归入90分以上的高分档?

 

王赞告诉记者,对于素描试卷来说,首先要看是否能真实准确地描绘对象。“很多人‘背’一张画,不管看到什么模特,都画成张三、李四。要做到形准,没有两三年的功夫花下去,很难做到。包括人的结构关系,透视关系,都需要长期的训练,不是应试能对付的。”另外,表现手段也很重要,“这也就是有没有‘品位’,品位的获得与人对事物的看法有关。”

 

今年色彩考试部分专业首次尝试了写生,这也让一些习惯默写的考生大跌眼镜。王赞说,写生要忠实于客观对象,同时要注重色调的把握,强调感性的表达。“每个人的表达不同,谁对于感性的表达好,就能拿高分。冷暖关系可以变化,比如绿中带黄,黄中带紫,感觉可以不同,没有对错,不像素描如果嘴巴画歪了,就肯定没有高分。”

 

而对于近年人们一直关注的速写,王赞认为还是要强调人物全身的结构关系、动态把握,以及细节刻画,比如手、脚、衣纹,空间关系、衣褶关系、头颈胸四肢的关系表达。

 

灵气的少了,平庸的多了

 

到今年试卷的总体水平,尤其是高分卷子,王赞有些无奈。“没有特别有灵气画面出来,水平平平的卷子太多,越来越趋同和普遍化。”

 

比如区域性的特点和差异性已经消失了。王赞说,七八年前的试卷风格还是很明显的,比如东北的考生画面很严谨、扎实,而南方的卷子灵动,有表现力,有激情和力量。

 

“以前东北的素描和广东、西北相比有很大的区分度,可是现在所有的考卷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素描或许还能看得出一点变化,但是像色彩越来越趋同。这种情况,也不知是好还是坏。”王赞说出了自己的担心。

 

模式化、应试化的训练,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这个现象的产生。“考试的‘办法’越来越强”,王赞说,面对应试,学校明年也会继续变化考题来应对。比如色彩,今年是写生,明年可能是给一个山水画图片,也可能画一个色彩头像。

 

而速写,今年中国画专业首次考了临写图片,明年或许会继续变化。“通过速写,可以反映一个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深入表达,希望学生能关注生活,只有关注人和事,才能进入艺术的状态,把生活的感受表达出来,还原速写的本质。”

 

“考生对于动态感的表现,或许还不能靠一个单调的题目达到预想的目的。”王赞笑着说,明年或许会提高速写的分值,让学生多关注生活,多画速写。

 

 


【编辑:汤志圆】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