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态——解析王劲松艺术之途 2012-04-06 14:44:46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作者:黄笃 点击:
在中国当代美术界,王劲松是一位非常独特的艺术家,其独特性就在于他的创作贯穿了各种各样的观念和媒介。他可称得上是中国艺术中的一个“怪才”——集天赋、直觉、胆量于一身的艺术家。

1999年,王劲松对所谓的城市化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时生活在北京南小街拥挤不堪的大杂院中,在这个最普通居民的生活环境中,他也成为了一个员,每天的起居和工作也只能在这个仅有16平方米的低矮小屋中。即使如此,这个区域也面临被拆的命运。他把这种感受变成了艺术的动力,因为他每天亲临北京在城市建设和城市扩张过程中的拆与建,北京几乎成了一个大工地,到处可见即将要被拆除的旧建筑上圈写的“拆”字,醒目的“拆”字不断进入艺术家的眼帘,他对文字的敏感和迷恋,无非来自两个因素的启示,一是他在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学习时熟知的书法美学,二是80年代中期谷文达从书法出发用现代艺术观念对传统艺术的批判以及吴山专用文字对艺术本体的反思。所以,他开始思考如何将“拆”字纳入到更为广阔的领域来审视,它既涉及语言学的意义,又涉及民间书法的自由性,它既能揭示字体背后隐藏的政治权力话语,又能暗示流动资本的摧毁力。于是,他就以“拆”字为契机创作了《百拆图》,选取了在建筑上书写的“拆”字作为拍摄对象。“拆”字与“破”有关,在中国近现代的历史中,无论是在建筑领域,还是在政治思想领域,这种世界上独特的文化形成了中国社会的基本特征。回顾中国历史进程,从辛亥革命直到今天的发展现状,人们在不同的时期经历的各种各样的运动都是以“破”字当头来实现革命理想。正像毛泽东所指出的“不破不立,破字当头,立也就在其中了”。当然,在今天新的历史条件下,“破”演变成了“拆”的新形式,这又让艺术家产生了更多的困惑和焦虑。 因此,他的《百拆图》不仅是一种反讽,而且是一种批判。它显然有更深刻的现实意义指向——再现了二元对立的东西,也就是交织了新与旧、传统与现代、权力与自由、功利与理想、历史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水墨画和彩墨画实验:作为“新语态”的补充

 

长期以来,王劲松在与不同人的交往中常常被赋予了“摄影艺术家”或“油画家”的称谓,这个命名似乎有固定他角色之意。但他从未放弃他所热衷的水墨画和彩墨画创作。很多人都误以为王劲松是学油画的或摄影的科班,实际上是中国画科班毕业。当然,他对各种各样媒介艺术的涉猎,主要出于他的艺术直觉和个人情感冲动。无论如何,他的广泛兴趣无疑让他对水墨画和彩墨画语言的理解和诠释形成了内聚力,因为他感悟到了形式与观念的关系及其意义所在。这完全取决于他的艺术认识高度。也就是,他能把这种对艺术的认识高度直接转化成“力求明确意义”的形式。

 

然而,王劲松水墨画和彩墨画的独特性是什么呢?我想,他的水墨画和彩墨画语言就如同他的油画、行为和摄影那样具有独特性,主要包含了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他的水墨画和彩墨画以“写”来抒发情感,线和墨块或色块是一气呵成,不仅追求水墨和彩墨的偶然性,而且着力强调在线、墨、纸之间形成的关系。二是他的绘画题材和风格样式的个人特征,题材主要集中于当代社会问题,如运动、战争、苦难等主题,而风格样式完全摒弃传统中国画的前后空间关系,更不拘泥于画面细节刻画,而着力强调大的框架的黑白关系及其形式力度。因此,不论从哪个角度看,王劲松水墨画和彩墨画的语言既不同于观念水墨,也不同于实验水墨,既不同于传统水墨,也不同于新学院水墨。它集中体现的是一种个人风格的表述。事实上,在水墨画的发展过程中,艺术家和理论家关于它的继承与创新的争论由来已久,无论有人批评它的“穷途末路”,还是有人主张“笔墨等于零”,无论有人提倡坚守中国画传统笔墨的底线,还是有人强调水墨画的观念,其用意都期望让水墨有所跨越。面对这些艺术议题,王劲松在绘画创作中并没有把这处理成二元对立的东西,而是强调一种艺术家的综合能力。他不是要把水墨变成一种表面文章,而是将它变成一种语言,一种文化,一种审美,一种风格。王劲松对艺术的态度是轻松的和自然的,而是不要特意苛求。所以,他经常不经意地发现我们日常生活司空见惯的人和事,从英雄到市民,从崇高到平凡,都成为他的绘画母题。这些不同的形象总会被他巧妙转化成生动的水墨和彩墨语言,这恐怕反映了他的艺术判断力以及对水墨谱系的新的解读。

 

在彩墨画《搏击》系列中,我们能感受到王劲松作品的表现力,既有粗犷有力的笔触,又有自由奔放的彩墨,更重要的是他以红色渲染画出了拳击者争斗的紧张和惨烈,同时,他又把利用电视图像截取的方法给予形象以夸张和变形,从而解析了作为大众娱乐性的拳击运动所包含的身体社会学意义——身体与商业、身体与力量,身体与游戏、身体与金钱、身体与娱乐、身体与快感的相互关系。他的绘画观念已不同于以往行为对社会的直接干预性,而是以含蓄的手法再现了与身体相关的文化表征。

 

在《溺水者》系列(1998年)《海底梦游》(2001年)和《事件》(2004年)等系列中,王劲松关注个体的生命意识,一方面是表现人在水下临界生与死的瞬间,表现出人的求生欲望和对死亡惊恐的状态;一方面是表现不确定性的事情和随时发生的危险对人生命的伤害。艺术家借用血腥的肉色和粗犷的笔触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刻画,这无疑也反映了他对日常生活中人的仔细观察。他笔下以人的水下运动尽现人的惶恐不安、挣扎和绝望的精神状态,暗示了生与死的纠葛,也是折射了艺术家对人生命意识的人道主义怜悯之心,整个画面被巧妙处理成一种充满戏剧化的不安氛围。它们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像《事件》这样的作品,他描绘的是人的生命危险和死亡威胁常具有突发性和非理性的情况。在多数情况下,王劲松不去特意刻画暴力美学,但他在其作品中提示了事件往往与不确定的负面危险相关,也就是说危险总是来自于日常的、自然的、人为的、不确定的、偶然的事和人。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