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嘉德2012春拍琳琅光华 2012-05-03 13:28:30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点击:
中国嘉德2012春季拍卖会将于5月8日至11日预展,12日至15日拍卖,地点均为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邮品钱币部分将于5月14至15日展览,16至21日拍卖,展拍地点均为北京国际饭店)。涵盖中国书画、瓷器家具工艺品、中国油画及雕塑、古籍善本、钟表珠宝翡翠等。

沈尧伊 革命理想高于天

沈尧伊 革命理想高于天

 

中国油画及雕塑

 

此次“中国油画及雕塑专场” 将为藏家带来20世纪早期油画、传统绘画、当代观念、版画及影像、中国雕塑五大板块180件拍品,主打“精品油画”概念,深化自去年秋拍开始的精品策略,严格把控场次及拍品数量,重点提升拍品品质。

 

20世纪早期油画家单元云集徐悲鸿、颜文樑、涂克、林风眠、赵无极、吴冠中、朱德群、冯法祀、艾中信、孙宗慰、李宗津等早期油画精品。传统油画部分则汇集了靳尚谊、沈尧伊、陈衍宁、杨飞云、王沂东、艾轩、冷军、李贵君等名家的精彩之作。当代观念部分则由罗中立、何多苓、张晓刚、严培明、周春芽、刘小东、石冲等油画市场主力军领衔。版画及影像部分,徐冰、方力钧以及国内60余位的名家版画精品集体亮相,同时新加坡知名艺术家蔡斯民先生的一组《留真》,真实捕捉了14位中国水墨大家的创作及生活影像,尤为珍贵。中国雕塑部分则延续此前雕塑系列专场的轨迹,精选田世信、展望、向京、瞿广慈等雕塑名家家的精彩之作30余件呈现给藏家。

 

20世纪早期油画部分,以徐悲鸿、林风眠、赵无极、朱德群、吴冠中、冯法祀等艺术大家的作品颇为抢眼。尤其是徐悲鸿得意门生冯法祀收藏的恩师的人体肖像双面画《人体肖像双面画:站立的青年女人体/拄棍站立的老年男人体》,此作品权威发表繁多,来源清晰,必将引起藏家的极大关注。

 

赵无极是第一位享誉国际画坛的中国现代画家,他以吸收民族传统之神韵、博彩欧美绘画之精华,融汇东西之所长的独特画风奠定了他在西方艺术领域的大师地位。此次将集结七件赵无极重点作品,作品创于时间从1940年代跨越至2000年,将“全景”呈现赵无极的艺术探索之路。

 

《1.5.70》典型的表现了他于鼎盛时期的绘画特征。作品格调向上,明亮的色彩好像辐射的光般闪耀,大片的黄色色彩上,漂浮着点点黑色,同时,流动而无定向的白色及绿色穿插其中,相映成趣。暖热的炭黑色的运用使得画面朦胧的具有一种超自然的感情。右下角的一抹赭红如同夕阳,于活泼中更添宁静之感。尤为注意的是,《1.5.70》是台湾早期最具权威性的美术类刊物《雄狮美术》在1972年创刊周年特刊——“赵无极特刊”的封面作品,这是台湾专业媒体第一次系统介绍赵无极的艺术创作,赵无极选《1.5.70》》作为专刊的封面,足见此作在其艺术创作生涯中的重要性,亦说明赵无极本人对这件作品极为满意与看重。

 

《1.5.70》还收录在Francoise Marquet编着的《ZAO WOU-KI》。相信《1.5.70》》此次重磅现身,必定引来市场的强烈关注。

 

《13.2.92》为其90年代的代表之作,尺幅达200×162cm。80年代中期开始,赵无极开始以更稀释、透明、纯粹和大胆的色彩来创作,此作画面以蓝色、白色为主,在两种色彩的交界处以随意的色彩流动、滴溅形成强烈、富有律动的随兴感,风格鲜明。对于白色的保留,也是画家这一时期的风格特点。《24.09.99》色彩绚烂,以大面积的金黄色为主基调,黄色柔软的铺开在白色画底之上,硬朗的红色引导着整个画面的方向感,给人以一种向上升腾的力量之感。

 

朱德群创作于1993年的作品《无形的境界》,尺幅巨大(200x200cm),品相完美。在氤氲开的蓝色背景上,跳跃着轻快的线条和鲜艳的彩点、块面,充满迷幻的景象和又富有抒情的诗意。生命力量似乎在这蕴集、暗涌、突围,反映出一种超越时空和跨越文化边界的艺术创造。

 

林风眠《风景》创作于40年代,画画色彩丰富,构图稚朴,体现了林风眠先生用西画中法的尝试。《松林叠翠》作于1956年,作者用色彩代替了传统的水墨,作品仍旧保持着水墨表现的透明性。

 

吴冠中《瀑布》发表于吴冠中权威出版物《吴冠中全集》,也是1979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吴冠中画选》的封面。作品创作于1972年,抑扬顿挫的用笔和大块的色彩造型,充满质感和情感,表现了画家精湛的油画技艺。

 

冯法祀《演剧队的早晨》创作于1948年,来源可靠,发表翔实。作品描绘了演出小组演出前的准备活动。清晨灿烂的阳光照进室内,使得画面人物均笼罩于明快的光线之下,演员们则动作各异,充满勃勃生机之感。

 

此外,颜文樑的《涧谷幽居》和《夏夜》、涂克的《上海五一》和《济南铁路锅炉厂锻工车间》、孙宗慰的经典静物《煤油灯》,艾中信的《妈屿拍浪》、李宗津的《穿青花衣服的女人》也将汇集20世纪早期油画部分。

 

传统绘画部分靳尚谊、沈尧伊、陈衍宁、王沂东、杨云飞、艾轩、冷军、李贵君等当今油画家最富实力的写实油画大家作品云集。红色经典巨制――沈尧伊《革命理想高于天》将亮相,这幅作品堪称是近年来出现在拍场上规模最为宏大的红色经典绘画。篇幅巨大(185×375cm),创作于1975至1976年。画家沈尧伊创作此画时正值青壮年时期,可谓意气风发、豪情万丈。据画家亲述,出于对于长征精神的无限向往和崇拜,1975年沈尧伊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长征题材的创作,并身体力行,用三个月的时间重新走了一趟长征路。归来后,他画了连环画《跟随毛主席长征》,之后开始着手大型油画《革命理想高于天》和《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创作,后者现为中国美术馆收藏。这幅以“三突出”为指导的作品,题材上切实做到了对英雄人物激昂的歌颂,同时在描绘手法上,它也具有 “红”“光”“亮”这样鲜明的时代美术特点:画中人物形象强壮健康,红光满面;绘画技巧上写实、逼真;画面整体色调虽然较暗,但在篝火的衬托下温暖、鲜艳。这幅格调激昂豪迈的作品,具有高超的油画写实技法,同时画家沈尧伊感情真挚的描绘了长征路上的故事,其浪漫的艺术追求在今天看来也是非常感人的。
王沂东力作《天上人间》及《回娘家》,游刃有余地将西方古典油画的精湛技法与中国民族文化的审美意蕴融于一体,成功地再现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并且深刻的表现了自己对沂蒙乡情的深深眷恋。《回娘家》是极具其个人风格的一幅杰作,大红棉衣的女子在雪景的映衬下,分外娇柔俏丽。《天上人间》中,一对恋人趴在辽阔的雪地里、双手紧握。静默的黑、雪地的白、民间的大红与一点点枯草黄,不仅极富中国乡村的味道,也构成了艺术上的纯净,给作品蒙上一层苦涩的味道。

 

此次嘉德春拍还集中了杨飞云的《昙花》、《窗边少女》、《赞美之声》。它们在创作年代上跨度自90年代初至2006年,表现题材及手法亦时间阶段性显着,可清晰的展现出杨飞云油画发展的脉络。陈衍宁《西窗声动》描绘了一侧卧女子凝神静听音乐的动人场景。冷军的作品《景物》描绘了陈旧的铁皮箱一角凑集的水果景物。冷军以水果为题材的作品十分稀少,此件质量在仅有的几件同题材作品中又为上层,实属难得。

 

传统写实部分还汇集了靳尚谊1978年的《石油工人》、李贵君的《大眼睛的小姑娘》和《闲暇时刻》、刘孔喜的《青春纪事之五——边疆雪》等写实名家的精彩作品。

 

当代观念部分,艺术家的早期作品因上乘的质量及稀缺性一直都是藏家追逐的热点,此季当代油画早期佳作频现,相信会令市场掀起些许波澜。

 

何多苓的《午后》为1990年的早期精品,画面在形式语言上所达到的单纯感与中国传统的水墨画可谓殊途同归。曾晓峰《戏狗图之二》亦为艺术家早年的精彩之作,为其个人画册《中国现代艺术品评丛书——曾晓峰》的封面。唐志冈1996年作品《成人开会》,以集中反映中国政治特色同时又最少艺术表现余地的“会议”为载体,借助略微夸张的人物形象,表现出每个人对于生活和自然的认识,从反面反映出对于长期受国家意识形态控制和影响的现实的不满。

 

新生代代表人刘小东作品《风雨交加》开始明确表达了九十年代文化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母题——当下生存的精神独立。画面左下角标明了作品创作的日期,“1990年3月”,这个时间是新生代画家兴起于画坛的起点,画家似乎已经不再过于关注意识形态问题的表达,不再过于强调艺术作品的批判意识。

 

严培明于1995年左右开始风景画创作,为他艺术成熟期一次重要的主题扩容。此件《风景》即创作于1995年,尺寸达200x235cm,气势恢宏,体现作者的目光不断从人的丰富表情游移到乡村景观及都市风貌之上,赋予这些风景人格化的特殊“表情”及其丰富内涵。

 

周春芽早年的心爱之作《绿狗》为周春芽权威出版物《周春芽》的封面,2001年周春芽受邀参加第一届成都双年展,本幅作品亦是参展的其中之一。此外另有多处发表及展出记录。

 

此外,张晓刚的《失忆与记忆NO.21》、李山的《阅读系列》、石冲的《物语》、罗中立的《母子》、徐冰的《魔毯》、陈文骥的《渐渐》、刘炜的《你喜欢我》和册页《花儿》、王广义的早期代表作品《后古典——大天使》和《大批判》系列将悉数登场。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