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教杂志》社 早期中国天主教教会合影一组(147张)
一、影像艺术品在逆市中屡创价格新高
2011年是影像收藏继续发展的一年。
5月,美国当代摄影家辛迪•舍曼(Cindy Sherman)的《无题96号,1981》(Untitled 96,1981)在美国佳士得拍卖会上,以390万美元的价格超越了德国摄影家安德烈亚斯•古尔斯基(Andreas Gursky)的《99美分》(99 CENTS)创出了当代影像作品拍卖市场的新高。但是,这个记录仅保持了短短的几个月,就再被佳士得拍卖行434万美元的成交价所刷新。作品仍为安德烈亚斯•古尔斯基(Andreas Gursky)《莱茵河2》(“Rhein II”)。
6月,19世纪著名风光摄影大师古斯塔夫-勒-卡雷(Gustave Le Gray )的“驶离勒阿弗尔海港”(Bateaux Quittant le Port du Havre)摄影作品在法国卢伊勒(Rouillac’s )拍卖会上拍出了91.7万欧元(约合844.2万人民币)的价格,这张拍摄于1856-57年的蛋白照片,创造了19世纪摄影艺术品的价格新高。
10月19日,估价为3000-4000美元的9张1860年代拍摄于北京的原版蛋白照片,在纽约“斯旺”(SWANN)拍卖行经过30多轮的竞夺,最终以48000美元落槌,加上20%佣金成交价高达57600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每张4万元,创出了多年来19世纪中国老照片拍卖的价格新高。据了解,这几张照片应出自摄影名家威廉•桑德斯(William Sanders)之手,这个价格也创出了这位重要的十九世纪来华摄影家作品价格的新高。
11月,周璇个人珍存的近两千张原版老照片在国内市场上以218.5万的成交价,创出了国内影像拍卖市场单个标的价格新高,华辰影像2011秋拍的总成交额达到了750万元人民币,全年总交易额也首次超过了1千多万元人民币,交易额的增长超过100%。
二、2012华辰影像春拍的热点和看点
1、亚洲摄影史研究最重要的刊物之《远东》杂志(The Far East),首次亮相国内市场。《远东》杂志由十九世纪西方来华摄影家约翰•莱蒂•布莱克(John Reddie Black)于1870年创办和发行于日本,1876年10月落户上海,开始制作发行“《远东》新系列”(The Far East,New Series ),内容以中国题材为主。《远东》杂志采用在页面上手工帖附原版蛋白照片的新形式,取代传统的采用版画制作插图,是中国图书出版史和图像传播史上,从插图向照片转型的重要证据。这次上拍1876-1877年卷一、卷二的两册合订本中,包括有上海、香港、重庆等地的风光和民俗的内容,以及李鸿章、禄裕、徐润芝等重要历史人物的肖像。文字则大量地介绍了中国、日本等风土人情及在华西方人的各式活动,同时也记载了当时在华摄影师的许多重要拍摄活动,特别是收录有威廉•桑德斯(William Saunders)、洛伦佐•费斯勒(Lorenzo F. Fisler)、约翰•莱蒂•布莱克(John Reddie Black)等19世纪70年代在华最重要的西方摄影师的原版蛋白照片82幅,皆为中国摄影史上的经典作品,是不可多得的研究中国早期摄影史的实物,为博物馆级和国家图书馆级的藏品,市场上十分罕见。
2、摄影相册。拍摄于1901年的上海马戏团影集(48张)为10英寸蛋白照片相册,是摄影收藏领域少见的藏品,也是目前所见中国最早的马戏团影集。照片内容包括了十九世纪末马戏团的戏台、建筑外观及内部构造,马戏团员、驯马、技艺、杂技、魔术、变装和小丑等,不仅完整地体现了清末在华洋人马戏班演出的真实场景,还反映了在华洋人和富人阶层在上海丰富多彩的娱乐生活,是清末中西文化交流与碰撞的重要史料。这次现身影像拍场极具史料价值的摄影相册还有还有山本赞七郎的“云冈石窟旧影(285张)”,“英国驻中国领事馆相册(100张)”,“早期中国天主教教会照片一组(147张)”,“民国北京协和医院摄影一套(298张)”“交通部直辖周襄铁路相册(234张)”,“泰山风景相册(40张)”,“朝鲜战场中方战俘照片(198张)”等。
3、“中国早期戏装照”专题。源记照相馆拍摄于上世纪二十年代的一幅《梅兰芳天女散花》戏装照在08华辰影像秋拍创出了8万元的价位后,引导了收藏市场早期戏装照价格向价值的回归。2012年华辰影像春拍在多年积累的基础上,择机推出“中国早期戏装照”专题,并邀请较早从事中国摄影史和中国戏装史研究者之一的陈申先生撰文介绍“中国戏装照的演变和收藏”,希望从此建立起中国摄影文化特色的“中国早期戏装照”的收藏脉络。本专题上拍的作品有十分珍贵的“梅尚荀程四大名旦合影”的原版老照片,“梅兰芳等戏剧照片一组(44张)”,北京大生照相馆拍摄的“韩大臣长坂坡样板戏(2张)”,华北美术照相拍摄的“京剧人物摄影一组(4张)”,中国照相馆著名摄影师姚经才拍摄的“著名京剧演员刘长喻戏剧照”等精品。
4、“四月影会”珍存:这是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摄影艺术最主要的领军人物王志平的原版照片。其中《国丧》摄影作品册(353张)是艺术家所拍摄的1976年“四五运动”,其中六十三幅作品入选《人民的悼念》画册,王志平“四月影会”进行的风光、人像、街拍、技术技法等多个方面的摄影实践照片一组(147张),以及80年代初期在北京举办的王志平摄影艺术展的原版照片一组(19张),是研究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摄影从功能性、政治性转向艺术多元的重要实物。
5、晋察冀画报相册(四册260张)。这批照片的时间跨度为1939至1944年,内容记录的是聂荣臻领导的晋察冀野战军的战斗和生活,如“五一惨案”,动员大会、儿童团学习野战、百团大战、晋察冀军区领导、国际友人造访、边区市场、军民生产、地雷战、边区妇女、晋察冀边区群英会、晋察冀报刊杂志、边区场景等丰富的内容,并附有大量的原始文字记录。其中摄影师有石少华、叶曼之,史灵、王君、流萤、田振彦、杜根元、孟庆彪、朱华萱、范德明、孟振江、梁炳双、刘长忠等。红色摄影史学家顾棣认为:这可能是时任晋察冀第三军分区摄影组长叶曼之的珍藏。叶曼之是中国解放区早期成绩卓著的摄影家,1939年2月晋察冀军区新闻摄影科成立不久,就调任专职摄影记者,当年晋察冀边区开展大规模民主选举运动,他和沙飞一起投入运动,进行广泛采访报导。这批照片中亦包括叶曼之最著名的平阳惨案、爆炸英雄李勇、神枪手李典兵等代表作。鉴于晋察冀画报的摄影在中国摄影史上的位置,现身收藏市场这批原版照片,不仅是研究晋察冀边区,也是研究共产党摄影史和中国摄影史珍贵的实物。这批摄影家的原版照片,也是第一次现身华辰影像。
6、早期中国摄影史重要摄影家李阁郎(Louis Legrand)的立体照片第一次出现在国内的影像拍卖场上。李阁郎是第一位在上海开设照相馆的摄影师,他拍摄于1859年的上海立体照片是艺术家最重要的代表作,得到了国外众多主要博物馆和美术馆的收藏,本次上拍的“上海龙华塔”就是这套名作中的一幅。美国商业摄影师朱利安•爱德华兹(St. Julian Hugh Edwards)的作品也是首次出现,摄影师从1861年开始主要在厦门从事摄影活动,他开设了当地第一家照相馆,同时也是第一位在台湾进行摄影活动的摄影师,此次上拍的作品是其在1870年代拍摄的台湾地区制糖工地的景象,是目前中国影像收藏市场中出现的最早的台湾影像。此外,本次影像专场还上拍有中国摄影史重要摄影家罗西耶(Pierre Joseph Rossier)、米尔顿•米勒(Milton Miller)的立体照片、托马斯•查尔德(Thomas Child)、洛伦佐•费斯勒(Lorenzo F. Fisler)、威廉•桑德斯(William Saunders)、阿芳(Afong)、方苏雅(Auguste Francois)的代表作。
三、走向成熟的摄影拍卖
1、经过年的历练,中国的摄影拍卖市场逐渐还原其应有的功能。目前可以通过拍卖进行交易的影像艺术品主要有两类:一是稀缺的资源、二是价格低于价值。这意味在市场运作层面,出现于拍场的藏品,主要为经过比较充分的梳理和考证的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初的原版老照片,以及具有很高史料价值的摄影集。很多纪实性和现当代的影像艺术品仍需市场的认知过程。
2、在提倡将文化作为产业发展的当下,众多的公立和私人的博物馆、美术馆和图书馆开始进入影像收藏领域,他们的参予将进一步推动影像收藏市场在中国的繁荣和发展。
3、在艺术品成为金融资产的大环境下,越来越多的资金开始进入影像收藏领域。目前已经出现有基金、信托理财和艺术品银行等多层面的影像艺术品投资人。作为紧缺资源的十九世纪名家名作,民国影像史料、底片和建国初期的原版老照片,可能成为投资人所关注的藏品。
4、中国影像收藏市场出现了一批指标股艺术家,他们遵守摄影收藏的游戏规则,具有良好的市场口碑和声誉,拥有公开透明的市场价格和一定的成交量,他们将成为“中国影像收藏指数”构建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