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拿“四大名著”来搪塞人 2012-05-08 14:38:10 来源:美术报 作者:王犁 点击:
在我们追求量化成绩的氛围里,不要说阅读习惯的养成,连并没有具体要求的课外阅读选择,都被习惯于量化的同学们流失了太多的个性,你看多少高校课外阅读调查,我们的答卷开口就是“四大名著”,当千人一面的回答是“四大名著”时,让我开始怀疑这个阅读选择的真实性,不要把“四大名著”充当今天大学校

谈现在的大学应该怎样读,我总会扯到本科阶段阅读习惯的培养。小时候在农村,外婆没什么文化,村里有人考上大学,外婆总会说,他们家出了读书人。现在社会弥漫着实用主义的价值观,干什么先问问有什么用,已经通过各种途径影响大学教育的环境。以就业为目的的大学教育,慢慢让我们感觉到,上大学不是读书做学问,而是读学位,读到了学位才可能去找工作。其实谁都明白大学教育不可能仅仅是以就业为目的的职业培训。

 

在院校教书,偶尔也有机会接触到学生的家长,从家长的言谈中也感到社会的变化。现在的家长已经不像20年前我们的父辈那样,盲目地希望自己的子女未来成为什么长什么家。特别是接受过较好教育的家长,他们普遍希望自己的子女未来有一个稳定的工作,生活幸福,作为父母就满足了。特别是当下就业状况不尽如人意,于是过分强调就业的紧迫感,让孩子无暇从容地安排本应宽松的大学生活。各级外语考试,各门学分的获得,再加上为了未来就业方便,额外增加的各种资质证书的考核,让我们今天的大学生,刚脱离紧张而辛苦的中学学习,又马上过早地进入为应付未来就业压力而设置的,各种不知道是否真的有用的各种资质考核。其实我们的家长都明白,人生并不是从甲到乙,种瓜并不一定得瓜,总是要通过慢慢的努力,逐渐稳定下来,确立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那种容易得到的享受,并不一定幸福;总是难以企及的梦想,通过自身努力,慢慢接近才让人感到真正的愉悦,让自己实实在在感到种瓜的不容易,哪怕种出豆来也能享受到收获的喜悦。而落到自己的孩子身上,又忘了自己人生的切身体验,混杂进太多貌似现实的世俗影响,妄图让自己的孩子一步到位,表面顺顺利利、平平安安,实际牺牲了成长过程中体验生活,经受艰辛的乐趣。

 

我们可以讨论中学应试教育在繁重的高考压力下,无暇顾及个性的发挥和独立公民意识的培养,他们还是努力把虽然青涩但仍然鲜活的少男少女送进了大学校园。大学教育本应给他们更多的时间思考自己未来想做怎样的人!未来希望自己选择怎样的生活!这些本科环节可以弥补作为健全的人格教育,又在繁忙资质考试或者以学分为目的的另一种应试教育中流逝。

 

大学教育,首先应该培养自我选择未来生活的能力,清楚自己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什么才是付出一生努力不后悔的选择;再是借助本科4年学习一些与自己未来发展有关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专业学习方法的掌握,我想这样的大学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其实大学学习,在完成必修课的前提下,更多时间是阅读习惯的培养,学习方法的养成。梁启超先生早在100年前就提醒我们:“学生做课外学问是最必要的,若只求讲堂上功课的及格,便算完事,那么,你进学校,只求文凭,并不是求学问。你的人格,先已不可问了。”他接着又强调阅读习惯在学校期间养成的重要性:“人生一世的习惯,出了学校大门,已经铁铸成了。”

 

在媒体上看到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一名本科生写信给校长,质问“文科生学数学有什么用处?”看到“有什么用处”的“用”字,头皮就发麻。其实大学阶段真要有点理想主义,那些太功用的实用主义,假如现在不会,以后社会真的需要,我们还有一辈子的时间,有太多的机会去弥补,而那点被现实挤压得并不多的仿佛不实用的理想主义,实际上在大学期间或者在当今社会是那么的必要,假如这点内心仅存的温暖,在读书期间就过早地流失,那样的人生是多么的没有滋味。其实在成长的年龄,学什么都有用,关键是你怎么去用它。有记者采访作为观念艺术家蜚声国际的徐冰先生,问他以前在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读书期间,画整个月时间长期作业的素描对他现在从事的观念艺术创作有什么影响,也就是有什么用?他说通过传统严格的造型基础训练,让自己的内心精致起来,以后干什么都有一种严谨的自我要求。

 

在我们追求量化成绩的氛围里,不要说阅读习惯的养成,连并没有具体要求的课外阅读选择,都被习惯于量化的同学们流失了太多的个性,你看多少高校课外阅读调查,我们的答卷开口就是“四大名著”,当千人一面的回答是“四大名著”时,让我开始怀疑这个阅读选择的真实性,不要把“四大名著”充当今天大学校园阅读贫瘠的挡箭牌。

 

我想起一辈子生活在农村已经过世的外婆,告诉我村里谁家出了读书人,既然上大学就是读书人,总要留点时间读几本自己喜欢的书吧?(王 犁 :中国美院美术教育系)

 

 


【编辑:汤志圆】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