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上飞:我们何以强调“中国性”? 2012-05-22 11:34:16 来源:艺术锋尚 作者:廖上飞 点击:
“中国性”是近些年出现于很多中国批评家批评理论中的一个概念。其无疑在当代中国艺术界形成了一种“文化民族主义话语”。“中国性”是什么?我何以强调“中国性”?作为艺术批评话语的“中国性”与政治意识形态色彩极浓的“中国特色”、“中国模式”、“民族性”等有什么样的联系?

与高名潞、陆蓉之截然不同的是王林。他既对以“分化”(“分裂”)为根本精神的“现代性”没有异议,也不抵抗西方现代艺术,更不洋洋自得于“文人艺术”;他既不反对中西交流,也不反对现代化,更不反对“全球经济一体化”;他反对的仅仅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可能导致的“文化的同质化”、“地域、区域文化的灭绝”。毫无疑问,就地域文化、区域文化而言,“中国文化”、“法国文化”、“印度文化”等之于全球文化皆为地域文化、区域文化。而就“中国文化”而言,其又包括“西南文化”、“东北文化”等。

 

三 新世纪追求,抑或狭隘的民族主义

 

事实是,“中国性”话语已经成为很多中国批评家的批评理论和实践的主体话语。高名潞、陆蓉之、王林等批评家、策展人皆已退守“中国性”。从他们的一系列言论及其策划的展览来看,虽然他们各自的“学术落脚点”不同,但是他们在(通过)主张“文化民族主义”(进而)“确立中国艺术的自主性”这一点上是一致的。

 

“确立中国艺术的自主性”,这是摆在中国艺术家、批评家面前的棘手问题。然而,确立中国艺术的自主性是否一定得通过主张“文化民族主义”呢?回答是否定的。是西方就是“非中国”,是中国就是“非西方”,这是很多主张“中国性”的中国批评家、策展人的基本意识。我将这种意识称为现已不合时宜的“文化冷战意识”。

 

很多中国批评家、策展人习惯将“中国传统(古代)文化、艺术”(或说“中國文化、艺术”)视为“纯种”文化,而将“近现代中国文化、艺术”(或说“中国文化、艺术”)视为“杂种”文化。更有甚者也不在少数,他们武断地将“近现代中国文化、艺术”(或说“中国文化、艺术”)视为“西方文化、艺术”(或说“彻底的后殖民文化、艺术”)。然而,“‘纯种’是优质的,‘杂种’低人一等”,这不过是一种“泛道德论调”。

 

认可“现代性”并不意味着接受“文化的同质化”。同理,认可具有普遍意义的“现代性”并不是说其就一定意味着中国文化、艺术的“西方化”。将“现代性”论证为“西方”专有就像将“自由”、“个体性”、“个人主义”、“人性”等论证为“西方”专有一样,是极其荒谬的。举例说明,“法国文化”同“美国文化”之间的差异不比“中国文化”同“美国文化”之间的差异小,但是“法国人”和“美国人”并不认为他们的“现代性”有多少不同。

 

“文化的同质化”、“地域、区域文化的灭绝”等问题并不仅仅是“中国”面临的问题,其也是诸如“法国”、“德国”、“印度”等国家所面临的问题。因此,我们更应该关注地域文化、区域文化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交流、互动时所产生的一系列具体问题,而不是单方面强调“中国文化的自我”、“中国文化的优越性”。因为,对于“保护文化的多样性”而言,“中国文化”绝不比“法国文化”、“德国文化”、“印度文化”等国族文化更特殊。

 

“地域”、“区域”等概念显然是比“中国”、“法国”、“印度”等国家概念更普遍、更具体的一种指涉。就此而言,“地域”、“区域”是比“中国”、“法国”、“德国”、“美国”等国族概念更为稳靠的理论基础,其既可以同“政治民族主义”划清界限,也可以同“文化民族主义”划清界限。就此而言,不光高名潞的“中国性说”(他所极力鼓吹的“中国现代性”、“整一现代性”、“另类现代性”)是狭隘的民族主义,就连王林的“中国性说”(他所极力强调的“中国经验”)也是狭隘的民族主义,因为其皆没有超越国族概念。

 

毋庸讳言,我们要警惕以任何面孔出现的“民族主义”,哪怕是王林所丝毫不反对的“文化民族主义”。我们不光要反对美国文化、艺术的霸权主义倾向,而且要警惕中國文化、艺术(中国传统、古代文化、艺术)的霸权主义倾向。倘若中國文化、艺术成了21世纪全球的文化、艺术,那么肯定又是一场悲剧降临。毫无疑问,让中國文化、艺术成为或期望中國文化、艺术成为21世纪的人类文化、艺术是极其荒谬的,其既不符合中國文化、艺术的精神,也不符合居住于全球各个区域、地域的人的意愿。

 

总而言之,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和“中国模式论”是“中国性”这一艺术批评话语出现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国特色论”、“中国模式论”等无疑已经形成了强大的“政治民族主义话语”。目前,“文化民族主义”(即强调“中国性”的“新保守派”所鼓吹的)与“政治民族主义”(比如“中国特色论”、“中国模式论”)的汇合,这或许是最为可怕的结果。

 

二零一一年三月十日至十六日于黄桷坪

 

1[英]保尔·格莱斯顿:《从“墙”与“入境”:评近来有关中国当代艺术中关于“中国性”的策展思考》,陈艳丽译。见《清华美术卷7中国当代艺术批评》,第8页,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第1版。英文原文刊登于[Yi Shu-Journal of Contemporary Art][典藏国际版]2007年3月号及6月号。

 

2高名潞:《是谁在“打”墙?中国当代艺术的“中国性”问题——对保尔·格莱斯顿<从“墙”与“入境”:评近来有关中国当代艺术中关于“中国性”的策展思考>一文的回应》,闫献勇译。见《清华美术卷7中国当代艺术批评》,第1页,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第1版。英文原文刊登于[Yi Shu-Journal of Contemporary Art][典藏国际版]2007年3月号及6月号。

 

3同上书,第3页。

 

4同上书,第1页。

 

5同上书,第2页。

 

6同上书,第3页。

 

7同上书,第4页。

 

8同上书,第5页。

 

9同上书,第3页。

 

10王林:《意象油画及油画民族化思考——对意象油画展的思考》。见《王林论绘画》,第46页,重庆出版社,2008年2月第1版。

 

11同上书,第47~48页。

 

12王林:《“写实”如何当代?——从“鲁美”油画所想到的》。见《王林论绘画》,第38页。

 

13王林:《地域与当代——读蒲国昌水墨画》。见《王林论绘画》,第223~224页。

 

14王林:《学院雕塑要研究艺术的变化——<川上楚天——当代学院雕塑交流展>研讨会发言》。

 

15[意] 阿基莱-伯尼托-奥利瓦:《艺术是差异的剧场——张羽指印作品》,李向阳 译。见《艺术当代》2011年第1期,第19页。

 

16[英]保尔·格莱斯顿:《从“墙”与“入境”:评近来有关中国当代艺术中关于“中国性”的策展思考》,陈艳丽译。见《清华美术卷7中国当代艺术批评》,第9页。

 

17同上书,第8页。

 

18陆蓉之:《入境:中国美学》

 

19同上。

 

20同上。

 

21同上。

 

22同上。

 

23高名潞:《意派论:一个颠覆再现的理论》,第3~4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第1版。

 

24陆蓉之:《入境:中国美学》。

 


【编辑:成小卫】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