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运动到深圳雕塑双年展,能否重启艺术世界? 2012-05-22 15:31:40 来源:99艺术网 作者:丁晓洁 点击:
《第七届深圳雕塑双年展》表达了三位策展人想要改变艺术界现状的一种热望,在他们看来艺术家精神实践的不确定性也使得艺术在成为作品后常常会被误读和利用,艺术制度的建立显然“不靠谱”,它备受这个消费时代的牵制,摇摇欲坠地耸立在整个艺术世界中。

毫无疑问,从“小运动”到深圳雕塑双年展,策展人主要强调的都是当代艺术中主体的自我建构。在这一点上策展人刘鼎对记者强调说“作品就是作品”,他希望人们能够重新看作品,重新工作,于是整个展览从展厅布局到作品安排,都力求做到“去中心”——首先是取消中心,再者是给予每件作品足够的位置、足够的空间,让它们独立地存在。展厅的设计中,从入口的方向、甚至在目光所及之处,都会看到很多没有挂作品的白墙,而作品在白墙的后面。这对观众是一种拒绝,无法看到完全的景观。作品与作品之间的距离都很大,有非常充足的空间来呈现。策展人的意图一目了然,就是要“强调艺术创作的平等性,因为大家都是平等的。”

 

在现场策展人讲了这么一个段子,年轻艺术家李然在看了张晓刚《1990年11月7日张晓刚致毛旭辉的信》后,颇有感触的说张晓刚在那个时代曾经面对的困惑,现在还是一模一样的。时代更迭艺术家作为主体究竟有哪些思考是重复的?哪些又发生了变化?的确值得人玩味和考据。

 

展览开幕后,策展人吕澎在微博上说到“卢迎华的雕塑展,佐料是过去的,材料也是丰富的,重组之后构成一个艺术展是可以的。不过展览只说了一个事:艺术的边界是自由的,关于艺术词汇例如"雕塑"是不重要的。”卢迎华则回应“谢谢吕老师见证了我们的工作!雕塑展不是我的,是我们策展团队:刘鼎、苏伟和我,还有50位艺术家共同的工作。这个展览里没有佐料,也没有材料,我们都是平等的一分子;在创作面前,我们都一样。”同样,在面对是否有精英化倾向的质疑时,卢迎华在“小运动”中说到我们不会形成什么“思潮”或者具有普遍效应的东西,也不会设定某种规则去涵盖和圈定所涉及的实践,而是希望在不同的时空中发现和建立一种“共同体”。

 

蔡影茜在《刘鼎:观念的胶囊》中曾这样评价作为策展人的刘鼎“职业化是刘鼎这一阶段的艺术家无法避免的命题和选择,他将早年对艺术的朴素热爱,转化为了一种更加复杂而理性的,对体制(apparatus)的全面介入和批判。”这不禁会让人想到在现场刘鼎多次说到我也是个艺术家。也许这正是刘鼎作为策展人与很多学者型策展人切入艺术问题所不同的地方。

 

毋庸置疑,质疑现行艺术制度迫使艺术家在创作时和作品完成后的种种“位移”成为了刘鼎、卢迎华、苏伟策展理念建构时的主要所指。比起90年代,这个日渐开放的时代在历次艺术流变之后保存了很多也流失了很多,那些虚弱、溃烂的部分是伤口也注定是反复质疑的对象,“质疑”也许并不是最佳的治愈良方,但毕竟是寻找病因的一个重启之地。  


       

关键词解读:

 

小运动:是从2010年来开始的一项研究课题的名字。它与任何社会运动没有关系。这个命名来自于对我们所感兴趣的研究对象的感受。“小运动”和规模无关。在“小运动”中所指的“小”不是相对于“大”提出来的,而是描述一种内在化的和反思性的工作方式。

 

深圳雕塑双年展:是由刘鼎、卢迎华和苏伟三人组成的策展团队提出“偶然的信息:艺术不是一个系统,不是一个世界”作为第七届深圳雕塑双年展的题目,这是一个希望重提个体秩序的展览。它将由两部分构成,分别为“不期而遇的遭遇”和“你看到的就是我看到的”。作为整个研究的出发点,“不期而遇的遭遇”是对于本土历史的观看,以上个世纪90 年代中国的实验性创作为研究对象,试图回到艺术家个体的创作和艺术本身来展开叙述。


 

 

 


【编辑:丁晓洁】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