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刚:稳坐钓鱼台 2012-05-23 14:13:56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作者:顾振清 点击:
陈家刚稳坐在钓鱼台上,心无旁骛。显然,他对所有的艺术之“鱼”已无欲无求。陈家刚试图要超越的,就是陈家刚自己。

钓鱼台?

 

出于对独特中国经验的浸染,陈家刚稳坐在自身艺术的钓鱼台上。无论如临深渊,还是如居悬崖,他都能坦然以对。在陈家刚眼中,当代艺术瞬息万变,但自有其一套不断推进、演绎的文化逻辑。于是,陈家刚不改对客观现实的孜孜以求,不断突破认知局限,竭力从自身生存经验中汲取养分,并以不断跳出自身面貌的方式,塑造自己的艺术个性。

 

2003年起,陈家刚以《大三线》系列肇始,以悲悯之心感怀宏大历史变迁中渺小脆弱的个人命运,再到《病城》兑现自身积极入世的批判态度,他一直依托壮观的场景来揭示、凸显普通中国人的个体生存境遇。之后,《丝绸之路》、《风月》系列成就陈家刚作品的一种重要特质,就是把中国西部自然和中国女性无时不在的、极具渗透性的魅力,表现为一种有形的视觉存在、有形的文化现实,从而深刻影响了无数曾在繁忙的俗世生活中麻木不仁、不可自拔的中外观众。

 

 陈家刚的近作《样板房》系列却又似乎背反了他对当代艺术的成见。他故意让众多角色登台亮相,甚至还保留了一些人物飘忽而过的虚影。这样反常的剧情游戏,就是为了把自身的主观表现与客观现实之间的鸿沟填平。作品中那些互相疏离的场景人物,似乎对应着现实中的纷乱无序。

 

其实,这种违背游戏规则的做法,源自陈家刚内心的重新洗牌。《样板房》系列作品的多向性表达,展示了艺术家超越常识局限和常规审美经验上的不懈努力,也代表了他对自身语境的尊重,以及他对当代艺术固有的表现形式、方法论及价值观的一种质疑。原产于欧美的当代艺术发展到今天,对他个人而言,究竟还有没有可能生成一种精神价值?当代艺术既有的形式和方法,在他自身语境中,又该发生怎样的演变?

 

陈家刚稳坐在钓鱼台上,心无旁骛。显然,他对所有的艺术之“鱼”已无欲无求。

 

陈家刚试图要超越的,就是陈家刚自己。

 


【编辑:王厚发】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