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距离感 艺术低飞:进入公共空间 2012-05-24 09:57:23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戴兵 牛春梅 点击:
明天,新闻大厦酒店大堂将在一个小时里变身,来自德国的黑森广播大爵士乐团将在这里演出经典爵士曲目。从5月10日开始,国家大剧院五月音乐节陆续在酒店、社区、写字楼、博物馆、学校、美术馆等各种场地演出20场。

场地:欢迎您再来

 

5月13日上午,皇家斯特拉迪瓦里小提琴四重奏刚刚结束了在国家博物馆的演出,下午又背着他们那四把价值数亿元的名琴奔往万科如园社区活动室。

 

早已习惯了这类演出的外国艺术家们,并不挟琴自重,倒是社区居民在听说了几把琴的价值后,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演出结束没几天,如园社区就向国家大剧院发出了“邀请函”,“以后再有这样的机会,千万记着我们。”一位社区负责人说,虽然社区为这次活动做了很多工作,非常辛苦,但业主们的反映非常热烈,他们把功劳都记在了社区身上。

 

其实,在国外,社区是公共艺术的一块主要阵地,其发展经历了“前公共艺术”及“后公共艺术”两个时期,前者重展示,后者更强调公众的参与,而社区无疑是最好的舞台。美国西雅图的飞梦社区,就因为“瑞秋猪上街”的公共艺术计划而成名。虽然国内大多数艺术走进公共空间还停留在前期的展示阶段,但既然已经走进社区,那么,从“前”到“后”的日程表也许就会推进得更快一些。

 

明天,黑森广播大爵士乐团将在新闻大厦酒店大堂演出。虽然演出还没开始,但酒店负责人朱瑞峰已经开始期待下一次这样的演出了。演出期间,位于酒店一层的餐厅将作为休息室被征用,活动本身也会对酒店经营略有影响,但朱瑞峰认为,新闻大厦酒店从这个活动中得到的,将比付出的多得多。“作为传媒的五星级酒店,这样的艺术活动符合我们的定位,对于酒店品牌建设大有裨益。”这次活动也启发了他,“相信我们酒店的客人也一定会喜欢和需要艺术带来的温暖和松弛,希望今后能与更多艺术团体合作,将这种面向公众的活动定期、长期地办下去。”

 

对话

 

公共艺术:

 

城市的美育课程

 

——对话公共艺术专家、中央美院城市设计学院教授王中

 

记者:现在很多人提到公共艺术,指的就是建在公共场所的雕塑,这种看法是否准确?

 

王中:公共艺术绝不是一个固化或物化的构筑物,它甚至是事件、展演、互动等可以诱发新发展的催化剂。公共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很短,但在国外却有着悠久的传统,它最早起源于欧洲,在美国走向完善。它的概念分为前公共艺术和后公共艺术。前者是指艺术品走向公共空间,使用艺术品装点城市、美化城市。后者更强调民众参与,走向公共空间的不再是一个艺术品的概念,也不只是将艺术品放在街头让公众欣赏它的美,更重要的是它背后深层的文化意义,它能够激活城市,催生城市新文化。公共艺术可以成为一个国家、一座城市的代言人,能体现这个城市的气质和性格,让城市赢得尊重、赞叹或惊讶。

 

记者:对于一个城市的居民而言,公共艺术存在的必要性怎么呈现出来?

 

王中:我第一次去意大利罗马,有个导游陪了我三四天,她每天换一身衣服,每天的衣服都很好看,包括首饰、包的颜色都很讲究,比我们许多设计师还讲究。这就是被城市的艺术氛围熏陶出来的。所以,一个国家必须有公共艺术,说大了,这和培养什么样的民族有关。而我们一些城市的一些雕塑,那就是城市垃圾!它不仅毁眼球,而且会影响一代又一代人,你从小看这些(城市垃圾)长大,以后你对美的认识,一定会发生错位。公共艺术其实就是一个城市对市民的美育。

 

记者:公共艺术地位如此重要,在国外是否得到足够重视?

 

王中:上世纪五十年代,许多国家就已经对公共艺术进行立法,公共艺术法案也被称为“百分比法案”,就是说一个国家每年要将建设资金中一部分用于公共艺术的发展。在美国,很多城市都有公共艺术计划,艺术家、策展人可以向政府提出你的公共艺术计划,政府批准你的计划就会给予资金支持。

 

记者:国内公共艺术发展现状如何?

 

王中:现在国内的公共艺术大多数还停留在艺术品走向公共空间的初级阶段,比如做一些展览或是雕塑什么的。但可以看出也在逐渐发生变化,在进行一些尝试,比如像北京地铁四号线上举行的“四号诗歌坊”、“四号美术馆”等活动,就提供了一个动态的、具有公共性的艺术平台,开始注重公众的参与。政府相关部门对公共艺术也越来越重视,我们现在正在积极推动公共艺术立法,我受住建部委托正在做这个课题。

 

记者:您在国内参与过什么比较得意的公共艺术项目吗?

 

王中:我们在郑州做的东风渠项目比较成功。郑州是一个因铁路而建的城市,火车是这个城市重要的文化历史元素。我们在东风渠那儿看到一段旧的废弃铁轨,就决定围绕着火车和火车站做文章。我们在这里恢复了1904年郑县驿站的景象,做了一些等大的人像,有等车的人、赶车的人,中间还做了一个等大的火车头,像一个迷宫一样,小孩儿可以爬上去玩。原来的铁轨上,做了一对写实的情侣,枕木上刻了一些和爱情有关的话,并引导情侣携手从起点走到终点的人像跟前,将这段路塑造成一段爱情之路。现在,郑州的老百姓都很喜欢这里,情侣们也都喜欢去走那段爱情之路。过几年这里会更有意思,因为公共艺术有其文化生长性。

 

记者:您觉得像国家大剧院让音乐会走进博物馆、酒店、学校、企业这样的非专业演出场所,会不会消解音乐的艺术性?

 

王中:其实我觉得艺术这个东西,被很多人故意弄得非常崇高,让别人觉得不懂、高深。我听音乐时就感觉到,音乐是在引导我的呼吸系统,是在拨动我的主动脉,让我为之而动。欣赏音乐在专业音响状态下一定会更好,但我们需要为大众提供音乐服务,如果你想欣赏更高深的,可以去更专业的殿堂。所谓的公共艺术,就是公共加大众加艺术。艺术一定要降低飞行高度,要和大众更接近,不能老是高高在上。其实,艺术家也愿意这样,谁做艺术不希望影响更多的人呢?我在奥地利维也纳就看见很多音乐家经常在一些小广场演奏,无论是表演者还是公众都非常开心。

 

案例

 

瑞秋猪

 

瑞秋猪诞生于1986年8月17日,是美国雕塑家乔治亚·盖博根据1985年Island县展览会的冠军猪(重达750磅,名为瑞秋“Rachel”)制作的铸铜雕塑。在喧闹繁杂的街区市场,人们从嵌入地面并刻有文字的猪蹄印寻觅到瑞秋猪的身影。

 

这个作品一经诞生即成为最受西雅图市民欢迎的公共艺术品之一,并形成了新的城市文化传统,每年以瑞秋猪的生日为契机,城市都会举行各种庆典活动,逐渐成为社区居民的文化节日。瑞秋猪还拉动了当地的旅游,以它为原型制作的各种纪念品深受大众和旅游者的喜爱。艺术家还在雕塑上设计了一个投币孔,用娱乐参与的方式募集资金,基金会每年通过瑞秋猪筹集6000至9000美元,为市场所在社区的近1万名低收入居民提供帮助。

 

芝加哥千禧公园

 

芝加哥千禧公园坐落于繁忙的密西根大道上,占地24英亩,长达一英里,密西根湖畔重要的文化娱乐中心。这座被称为“芝加哥的前院”的千禧公园耗资47500万美元,从1999年到2004年历时5年得以落成。

 

这个占地24英亩的公园甚至可以说是一个超级公共艺术项目,由露天音乐厅、过街桥、雕塑、互动媒体构筑体、生态环境景观等组成。其中露天音乐厅、云门、皇冠喷泉是千禧公园最具代表性的三大后现代建筑。其设计原则强调数位科技、自然地景与亲民互动,新的芝加哥公共艺术指南图册将其作为向游人重点推介的区域,甚至成为芝加哥人引以自豪的城市客厅。
 

 


【编辑:陈耀杰】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