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蒂娜·齐艾斯对话冯良鸿 2012-06-09 10:32:44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点击:
在当今抽象绘画艺术中,已不像半个多世纪前抽象艺术家那样追求个人的符号标志。抽象绘画已不再是“前卫”或“主义”的产物,它只是艺术家的表达“方便”而已。

冯良鸿在工作室

冯良鸿在工作室

 

玛蒂娜:良鸿,我们围绕你的作品和艺术进行过多次有趣的交谈。此次采访将成为我们谈话的一个延续和总结,将深入洞察你的艺术现实。你的作品具有发人深省的特质。你可以谈谈你别具特色的创作过程么?

 

冯良鸿:当我开始作画时,我尝试清空我的思维,忘却我自己,以便让个体能更好地与普遍性的现实相连,也就是说对我而言,最好的绘画状态是心、手、感觉与画笔、油彩和画布之间的单纯关系。我很欣赏古人“坐禅”的某种状态,从“静观”与“空虚”之中,打开自己冥想的大门。那可能是一个真实而自然的个体,画笔和油彩成为我个体的延伸。

 

在这过程中,我有时会放弃对作品的整体控制,让作品有自然的流动效果。使干和湿的油彩具有它自身的质感。有时我会翻转画布让颜料向不同的方向泼洒。或稀释油彩,像水一样的液体状态,在画布上产生不同的细节。这些细节之间的关系,成为我绘画主要的内容。

 

玛蒂娜:当我欣赏你的作品时,脑海中浮现出各种风景。16世纪的意大利画家、作家、建筑师乔冶.瓦沙里写道,一幅画应该如同墙上的窗户一样,展现外面的风景。当我欣赏你的作品时,我也觉得仿佛是透过窗户观看外面的世界。但是,你的作品展现了一种奇特未知的景观,可能只存在于另一个宇宙中。

 

冯良鸿:我想对一幅绘画作品空间的理解是多方面的,有现实中的三维空间也有心理的多维层次,一幅好的作品应该具备这两方面的涵意。一幅绘画如同窗外“风景”,这个比喻很有意思,但这“风景”可能是外部世界,也可能是内在的真实。由每个观众自己来判断。

 

玛蒂娜: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米开朗基罗曾经说过,每块石头里面都蕴藏着一件雕塑,等待着雕塑家将其解放。

 

冯良鸿:这句话很美。就好像一块白白的画布,对画家而言它有无穷的可能性,它可能成为一幅好的绘画作品,等待着被呈现出来。我想,这就是禅学中“空”的概念。

 

玛蒂娜:在你的作品中有行为绘画的元素。画作中体现出你的肢体语言的痕迹,比如有力的推进、滴落、移动画布,来实现各种不同的效果。杰克逊·波洛克将画布从画架上拿下来放在地板上,让颜料滴落在画布上。他在绘画过程中融入了他的肢体运动与肢体语言。

 

 

冯良鸿:波洛克在美国早期抽象绘画所做的尝试,在当时的西方艺术史上是一次彻底的创新,他不仅改变了西方架上绘画的传统,而且为以后的西方绘画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他在西方绘画史上的确是一位开拓者,但是,在中国的水墨画创作中这种方法屡见不鲜。我们有必要承认,东方与西方,古代与现代,是彼此相通的。至于我,不想严守什么“主义”,只想了解更多不同的艺术,使自己更自由一点。

 

【相关资讯】

【视频】冯良鸿:从具象绘画中挖掘与体会抽象性概念

【视频】冯良鸿“非常道”登陆白盒子艺术馆开幕现场

白盒子艺术馆展示冯良鸿“道可道,非常道”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