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南溟:有一种批评是脑瘫 2012-06-13 10:59:16 来源:《画刊-今日中国美术》 作者:王南溟 点击:
徐冰的批评是敏锐的,也是中肯的。无论是对于绘画、装置来讲,对作品本身的体验、感知、解读是尊重作品的第一步。作品是什么,与作品说明了什么,这是两个问题。对于很多阐释者来讲,作品是什么并不重要,作品说了什么反倒变得重要。

本文原是《艺术当代》杂志约稿而写的关于如何阅读桑塔格《反对阐释》一文的附属讨论,当时觉得不合适就没有把这部分内容一起发表,现在单独整理成文,阅读时可参阅我的《阅读桑塔格〈反对阐释〉的注意事项》。

 

王南溟

王南溟

 

自从徐冰说,中国的批评家读不懂作品以后,那些自认为只有自己才懂作品的画家和自认为其他批评家都不懂作品的批评家,都拿着徐冰的这段话,当作绝对真理来引用,在2010年12月四川大学举办的“视觉与观念:当代艺术与文化政治”论坛上,刘礼宾就拿着徐冰的这段话写了下面的一段文字:

 

2009年11月,《南方都市报》采访徐冰,徐冰在回答提问时,针对中国当代艺术界提出了两点批评。

 

(一)“中国批评家不会读画,很少有批评家能真正能读作品,他们不懂得分析作品到底是怎么回事,画面为什么会这样,这块颜色是怎么回事,那块颜色又为什么是那样,他们对艺术语汇的分析和对艺术语汇的批评能力太弱。”

 

(二)“很多人强调观念和观念艺术,但观念艺术到底是什么,我搞不懂。”“他们最后就只能谈观念,谈一些艺术理论,谈一些与作品本身没关系的事情,或者借这个展览或作品为由头,谈一些似是而非的事情。”

 

徐冰的批评是敏锐的,也是中肯的。无论是对于绘画、装置来讲,对作品本身的体验、感知、解读是尊重作品的第一步。作品是什么,与作品说明了什么,这是两个问题。对于很多阐释者来讲,作品是什么并不重要,作品说了什么反倒变得重要。

 

其实直面作品是一种能力,在中国语境中尤其如此。

 

刘礼宾的这段话是借徐冰这个艺术家向在座的批评家发难,当然他还有一个靠山是桑塔格的《反对阐释》,认为桑塔格已经在说,反对阐释,你们这些批评家都在阐释,还直接针对顾承峰的主题演讲《观念性艺术与持续阐释》进行曲解式反问,即刘礼宾自己通过对一个作品的过度阐释来反对顾承峰所要求的有效阐释。但这种言论引来了在场的批评家的持续质疑,刘礼宾的写作腔调正好跟我形成一个对比,我写文章总是不知道哪些句子可以结束,结果写出来的文章都是逗号,以至于,我称自己是“逗号先生”,而刘礼宾的文章总是以一连串的问号见长,以至于可以称他为“问号先生”,以问的方式欲置别人以死地,同时显示自己的高明,是刘礼宾文章的特征,这样很方便,只要反问别人,好像结论自然在问号的反面,而不需要论证自己的观点,就是一句话,你们都不懂艺术。王林针对刘礼宾的发言,说徐冰的这段文字本身在说艺术要阐释而不是不要阐释,顾承峰举我早就发表过的《反对不阐释》一文,杨小彦举我为徐冰《9-11尘埃》作品所作的三种阐释,而赵毅衡直接指出了刘礼宾发言中的自相矛盾的逻辑,一方面反对阐释,一方面自己也是阐释。还有关于刘礼宾引徐冰的话,比如说批评家都不懂画,他们不懂得如何看色彩,殷双喜辩解说,我们的评论不是不懂色彩,而是不再去评论这些画面色彩,意思是说批评家有更重要的工作要做,即对作品的意义的解释。但殷双喜的这种回答不够直截了当,对徐冰的这种责备,批评家只要用一句话就可以把徐冰搞定——批评徐冰的作品是不需要懂色彩的,因为徐冰的作品本来就没有色彩。把色彩放在艺术批评的第一位,这是何年哪月的标准?在当代艺术中,一个不懂色彩的批评家完全可以成为一个真正懂艺术的批评家,比如徐冰的《天书》,哪怕是色盲者都可以评论。当然,刘礼宾拿出徐冰这段话,还不只是为了说你们批评家都不懂阐释,而是更要说,批评家只能看画而不能阐释,但刘礼宾的这个说法等于在告诉人们,他虽然引用徐冰的话作为至理名言,但并没有明白徐冰的意思,徐冰的意思并没有否定艺术要阐释,而是说批评家都不懂得如何阐释作品。与刘礼宾一定要反对阐释正好相反,我从《反对不阐释》到最近进一步写的《阅读桑塔格〈反对阐释〉的注意事项》,都在说明,刘礼宾及其所有以桑塔格的名义反对阐释的人都没有读懂桑塔格这篇文章到底在什么时候针对什么问题而写的。或者还不知道在桑塔格的批评生涯中这篇文章只是她的早期写作而不是她的全部成就。更何况,站在当代艺术理论回顾的立场上来重提桑塔格的“反对阐释”和“新感受力”,不但桑塔格,包括这些文学评论都已经远不如艺术评论,1960年代视觉艺术的前卫性已经超过了文学,就是这个时候,艺术从现代艺术转向了前卫艺术,从画面形式转向了现成品,而阐释在这个时候是与作品同在的。事实上,刘礼宾在反对批评家阐释作品的时候,他自己一开始就在用阐释做展览,比如他在2006年初策划的抽象画展,展题为“形无形”,而且这个展题又在墙美术馆用过第二次,刘礼宾在《拒绝阐释,作品发言——“形无形” 第2回展》中说:“这些画家可能仍处于摸索过程中,但其近期作品所呈现出的平静、超越、细腻、精致无疑为沉闷的中国抽象绘画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其实这个“形无形”就是对抽象画的阐释,还有2009年,刘礼宾参与策划了798艺术节,在采访中刘礼宾对这个展览作了很高的自我表扬,当时有一件作品在采访中也被提及,就是用银行取款机取款时的声音作为作品,在展览的时候播放,以示这个时代的特征,《北京商报》的《对话策展人刘礼宾:艺术创作不应该流于表面》采访中有这样一段:

 

【相关阅读】

刘礼宾:有一种批评叫做“脑疯”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