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成都艺术家生存状态的一个范本
背景
为什么成都能一茬儿一茬儿地出艺术家?成都有着怎样的艺术生态和艺术氛围?成都文化对年轻艺术家有着怎样的滋养?年轻艺术家在这里有着怎样的生存环境?艺术家如何看待和艺术机构、艺术市场的关系,处理好创作和内心的关系……
曾朴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显然是“80后”成都艺术家生存状态的缩影和范本。
四川艺术圈的“传帮带”传统
曾朴本科毕业后考研究生,看到导师名字里有何多苓,他的第一个反应是:骗人的。读研后,曾朴感觉跟本科的教学路子差不多,就不爱去了,就自己在画室里画画,看书。曾朴很感谢当时的系主任、自己的研究生导师刘虹,他默许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自主学习。有一天,班长打电话说,何多苓要看学生的画,曾朴没来上课,他要带何多苓过来。这是曾朴第一次见到何多苓。看完画后,何多苓要了曾朴的电话,之后就经常叫他出来吃饭,和另外的年轻艺术家一起看展览,办展览。曾朴发现,这个原以为是学校用来“骗人”的何多苓,上课最认真。
有这样一个腕级人物这么耐心地带着年轻艺术家成长,曾朴不得不说自己幸运。曾朴说,在学校整天想的就是画幅这么大的问题,走向社会后就有生存问题,艺术机制和市场的问题。何老师及其他艺术家的帮助,让一个年轻人很快适应了从学生到艺术家的转变。成都虽是个内陆城市,但因为这些老师总是无私地把资源贡献出来,所以曾朴感觉他们得到的机会并不少。
正因为上一代对下一代的关心,所以四川艺术圈给人的感觉,一代一代似乎不停有年轻艺术家接上来。“传帮带”,在四川艺术圈特别明显,曾朴说,老师也会收藏学生的作品,对学生是很大的支持和鼓励。
当然,成都也能让人有比较平和的心态。曾朴听说北京的艺术家常有一些激烈的故事发生,所以理解为什么在成都画画的年轻人多:“成都当代绘画的脉络很清晰,还有就是生活成本,年轻人容易接受。”
何多苓这些艺术家的心态也在影响着曾朴他们这一代。何多苓开玩笑说,我要是绷起,哪个跟我耍呢。刘虹也经常说,艺术家这个圈子是一个很小的群体,没有固定收入,很脆弱,所以要抱成团,互相减轻压力。曾朴说,成都的年轻艺术家经常一起玩,办展览,以抱团的方式出现。
一旦放弃画,就真的回不来
一个刚刚从艺术院校毕业的大学生,都会面临是继续坚持走纯艺术家的道路忍受清贫,还是赶快找工作打工挣钱的痛苦挣扎,就算在成都这样生存成本相对比较低的城市,还是大部分人选择了放弃,曾朴说,以他对学校每年毕业生的了解,坚持到现在还在从事艺术创作的,不到十分之一。
曾朴当年毕业后,没有丝毫犹豫就选择了这辈子做一个职业的艺术家。曾朴说,就是因为喜欢画画。至于很多人头痛的生存,曾朴也看得很简单,他说,现在这个社会,要解决基本的生活还是容易的,前几年还不能靠绘画生存,可以做其他的事情来养活自己,比如画壁画,带课,高考培训班等。曾朴记得,有一个收藏家,是郭伟老师的同学,他说他当年也是画得很好的,就是没能像郭伟这样坚持,“郭伟当时好恼火哦,还是坚持下来了,我想先把钱挣了,这一挣,就永远回不来了。如果你喜欢画,就坚持,实在不行就出去拉一下三轮。”曾朴身边也有这样的例子,真的回不来了,因为进入了另外的社会层面和生活的圈子。
不学习,不进步,肯定不行
从学校走向社会,成为一名职业艺术家,尤其旁观了2008年前后艺术市场从火爆到沉寂,经历参加第一届新星星艺术节获得大奖,曾朴对国内的艺术市场、艺术机制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新星星艺术节创立前,曾朴这样的年轻艺术家是很难在艺术市场找到空间的,画廊毕竟是一个盈利机构。不过画廊头上的光环也在2008年后破灭了。曾朴说,那时听到最多的就是这个工作室的画被抢光了,那个人又和哪个画廊签约了,金融危机一来,很多画廊倒闭了,合同也就不了了之。那时他们刚毕业,觉得和一个画廊签约了,好像这辈子都有依靠了。其实作为一个艺术家,怎能靠一个商业机构来决定自己。直到现在,曾朴也没签约任何的画廊,没有经纪人,只是会有一些展览、活动的合作。
所以,曾朴很喜欢新星星艺术节这样的艺术活动,这个针对年轻艺术家的艺术平台,给了曾朴很大的信心上的提升,曾朴说,新星星艺术节让大众欣赏、了解、接受当代艺术,非常有意义,而不只是在画廊里,显得比较窄。
曾朴获奖后,画价自然比以前有了提高,曾朴表示,这是一个诱惑,但这更多是机构的事情,从长远来看,也是对自己的认识,不认真画就画不好,画不好就完了,就这么简单。作为一个画家,还要往前走,这样才会有持续的关注,持续的喜欢。如果只顾眼前利益,不进步,不学习,肯定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