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绍隽:中国需要表现主义吗? 2012-06-25 11:55:41 来源:艺术家博客 作者:刘绍隽 点击:
最终我们都必须在历史的进程中落实那粒尘埃的位置,即使发生着的现实正沿着那条平庸恶俗之路向下滑行。每个时代都有逆流者迎顶着堕落的涌潮,韧性地固守着生之真义,使“恶”时代的人性底线得以留存。

西方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重新复兴了表现主义艺术,进入了新表现主义的时代,并在那几年形成过全球化的影响。当年由美国消费主义文化产生的波普、观念等艺术的皇帝新衣,被精英化的以德国新表现主义为代表的精神真实又自由表达的艺术所取代,其厚重与激情、深沉与个性的绘画涉及对德国政治、文化、历史、现实的深度切入,出现了巴塞利兹、伊门道夫、基费尔等一批复兴德国精神的艺术大师。由于资讯的限制,包括意大利的超前卫等,直到九十年代之后才广泛传入中国。这种精神的艺术所具有的强烈个性气质势必吸引到中国的艺术家,也会激发出中国人被遮蔽的内在求真的激情,使这种优秀的文化沉淀、吸收、搅拌进中国人的血液之中。其实表现主义的激情宣泄方式是带有本质的普遍性和世界性的,和人的苦难存在密切相连,每个民族都可以转化这种直接而粗粝的艺术形式,因此创造出真正自己的个性化的语言体系,真诚、深刻地展示个体到民族的永恒伤痛,使笼罩在中国几千年沉重的历史阴影之下人的真实存在得以展现。现在看,虽然这个潮流已是过去,但仍转化为艺术家个体的存在,在世界各地艺术中的表现主义的力量依旧活跃且重要。而且今天的表现主义艺术的内核也随着时代精神的变化在往前发展,比如早期的表现主义对象只画风景、肖像、静物就可以了,在新表现主义时期,文化-神话、民族-历史、色情和原始主义等都成了主题,在今天,观念或新技术媒体的介入都会使表现主义有新的发展可能。而此时,在社会的精神信仰几近摧毁的中国文化现场,则更需要一场中国式真正的表现主义的灵魂洗涤。

 

纵观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表现主义作为横穿中国当代艺术的潜流,从八五美术新潮到现在一直在一些艺术家的努力下艰难存在和发展着。从时间的情绪来看,八九之前的理想主义和个人英雄主义以及青春年少的生命意志是对具有表现主义的精神指向的艺术有强力支撑的。八九之后这种直抒胸臆的真实说词式的语言表现方式被犬儒的社会情绪以及新的艺术权力话语所压抑,使这种艺术语言表达的样式不合此刻享乐和矮化人格盛行的低级社会情绪,成为一种边缘状态的暗流,而更深度的心理压抑却始终未减。九十年代之后,玩世的、艳俗的、新媒体技术的、无现实所指的抽象的、一切回避现实真相的艺术与犬儒资本携手,借口后现代艺术的多元转型之际,不痛不痒的、堂而皇之的纷纷上位,致使当代艺术沦为意识形态与犬儒资本的奴隶,成了一件被意识形态装饰所用的文化壁挂。其先锋性、批判性逐渐丧失。能够看到,中国文化中国民的劣根性在官文化的强罩之下愈发彰显的奴性嘴脸,并且还合谋利用各得其利,一副其乐融融、糜烂堕落的忙碌场景。一些调和、中庸、学院型、技术型、与东方传统文化杂交的所谓各种样式表现主义顺势机会性的被上位,混淆视听,此时真正的表现主义者则陷入更加孤独的灵魂抗争中。在当代社会暴露出日益深重的各类大的社会问题及其对人性的压迫下;在享乐为主的时代司空见惯的人性短视而堕落的欲望的包围下,要么随波而去,要么是更深度的心理压抑。在这样的现实前提下,严肃、真实状态的艺术家的灵魂必将更深度的压抑,更加的内伤重重,从文化的意义来说,典型品格的艺术家灵魂真实内伤的展现,也将折射出现实社会的人性恶性偏离状况,从而引起社会仅剩良知的警惕,使得人的精神信仰最终能够上升到普世价值的基本道路上。

 

如今,在艺术和现实中穿越近30年的时世变故,在历史的肌体上愈来愈清晰地刻出自己生命的印痕,一个在“恶”的现实中真实存在的人,一个内伤深重的人,一个在表现主义庄严的外衣下闪射出痛苦而真实的灵魂光彩的人,将是这个时代留下的一个真实之“人”的精神样本。

 

 


【编辑:陈耀杰】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