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所游走生死线 2012-06-29 14:15:13 来源:《财经文摘》 点击:
在地方政府的热捧下,交易所的数量三年翻了三番,2011年预计交易额将超过10万亿元。18年前,证监会用了五年将50家交易所缩减到3家。这一次,300多家交易所将何去何从?

在地方政府的热捧下,交易所的数量三年翻了三番,2011年预计交易额将超过10万亿元。18年前,证监会用了五年将50家交易所缩减到3家。这一次,300多家交易所将何去何从?

 

交易所应声而动

 

进入2012年,交易所的整顿刚刚开始,整顿方略未全,各交易所背后的利益集团的博弈已经开始。如果此轮整顿不到位,中国市场与金融的定价权将会极大倒退;如果整顿到位,中国的交易所就此走上正常的发展轨道。政府之前的整顿已经失败了一次,市场看好这次整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证监会新主席的上任。

 

2011年12月16日,停盘九个月之后,深圳成为第一个承诺为文化产权交易所善后的地方政府。这一天,深圳文交所发出通知,由市委宣传部、市国资委、深圳广电集团等组成工作组,处理文交所艺术品权益拆分业务的遗留问题。

 

此时,距“38号文”发布已有22天——2011年11月24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的决定》(称为“38号文”),集中清理整顿交易所,并要求各省在12月底前将方案报国务院。

 

交易所最近几年在中国受到热捧,近三年里交易市场的数量翻了三番,达到300多家。仅去年上半年,国内陆续开业的文化产权交易所(含艺术品交易平台)就已达18家。

 

正是这种近乎癫狂的热潮,引发了整顿。而对四处涌现的交易所来说,这是一次生死之劫。

 

“38号文”几乎禁掉了目前国内交易市场流行的一切形式,这意味着,除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上海金融期货交易所、上海黄金交易所外,其他电子交易市场将被迫关门,除非他们能获得国务院的特批牌照。

 

在“38号文”公布后,2012年1月9日,第一家主动停盘的非贵金属类大宗商品电子盘天津保税区大宗商品交易所出现,这家负面新闻缠身的交易所表示要“配合执行国务院38号文件中的指导意见”。

 

中国的大宗交易所整顿正当其时。目前正处于中国期现货定价体系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任由泡沫炒作者、市场操纵者搅乱市场,中国的交易所必然成为骗子的乐园,建立中国定价系统会成为一个大笑话。

 

形势微妙

 

12月8日,北京城弥漫了四天的大雾刚刚散去。汉唐艺术品交易所(以下称汉唐文交所)执行董事郑惠文与28名投资者再一次坐到谈判桌的两端。

 

一个半月前,入股数家交易所的郑惠文还在天津大宗商品论坛上畅谈联交所的设想,此时,已被投资者的维权弄得焦头烂额。因涉及连续交易、集合竞价和份额化等“38号文”禁止的交易模式,汉唐于11月22日停牌。自2011年8月汉唐文交所运营以来,共发行5件份额产品,总发行额5200余万元。

 

三次谈判,郑惠文提出五种解决方案,但投资者只希望拿到退款,尽早离场。

 

而千里之外,湖南文交所成为国内第一家完成份额化善后工作的交易所。

 

湖南文交所20%的股份来自湖南省文化厅主管的湖南省文化艺术基金会。2011年6月中旬,交易所总经理汤厚松跟省文化厅的官员专程到中宣部听取意见,知道中央将要进行整顿。

 

此时,开业不到三个月的湖南文交所刚刚发售了两个资产包,还没有上线交易,于是一直按着没动。直到8月底,整顿的原则大致成型,他们知道无法再交易,于是开始受理退款申请。

 

同在一个省份的王薇,则依然还在焦灼之中。她是湖南维财大宗贵金属交易(以下称湖南维财)一位县级代理。

 

湖南维财2011年3月正式上线交易,主营黄金现货仓单交易。因为交易门槛低至7000元,杠杆高达100倍,王薇的代理公司开了不到两个月,已发展一百多个客户。而湖南维财在短短8个月的时间里,开户量达到20万。

 

“38号文”公布后的第二天,湖南维财收到资金托管行工商银行的一纸通知,要求公司在交易系统中关闭黄金及其衍生产品的开仓交易。长沙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也通知湖南维财变更经营范围,剔除“黄金”字眼儿。

 

湖南维财不得不发出公告,定于12月24日暂停黄金业务。

 

眼看唯一的业务即将被斩断,11月底,湖南维财赶紧上线白银电子交易。

 

12月9日上午,位于长沙市新闻大厦30层的湖南维财总部,一半的办公场地完全空置,员工人数不足20人,并且没有一位负责人在场。

 

不过,微妙的变化正在出现。

 

暂停黄金业务的公告,从湖南维财的网站上神秘消失了。12月14日下午,王薇意外接到了一份新的通知,“12月24日不停盘,继续以原本模式进行交易。建行正式签约上线,进行资金托管。”

 

就在各地文交所冰封之时,郑州文交所却在12月发售了两款新产品。CEO张保盈高调接受当地媒体采访,跷着二郎腿侃侃而谈,看不出丝毫焦虑。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交易市场总经理饶有兴致地分析:“既然全都要死,比我们着急的有的是。何况政府怎么可能让所有交易所都关掉。”

 

一颗聪明的擦边球

 

这些交易所的出现,源于华夏现货商品交易所总裁郭远峰。他称得上是现在这种中远期现货交易的祖师爷,2008年卷款潜逃美国。

 

交易所主要用于交易大宗商品。在早期,大宗商品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交易——期货交易,或是在批发市场进行现货交易。

 

郭远峰是国内最早的一批期货从业者。1994~1996年,中央进行了第一次对期货市场的清理整顿,郭远峰萌生退意。

 

1995年,郭找到期货专家童宛生为其设计中远期交易市场。中远期交易的是现货仓单,是一种至今仍备受争议的“擦边球”做法,有人质疑其是打着现货的名义来做期货。

 

1998年,政府提出要用电子商务的方法来推进中国的流通业现代化,用电子商务的方式来交易,成为了大宗商品批发市场热衷的一条新路。“中远期交易市场”模式,开始大受追捧。甚至连艺术品,也成为了热捧的交易品种。

 

郭远峰发明的这颗擦边球,沿着监管的真空地带,在之后的两三年里越滚越大。这是因为有一支新力量的加入:地方政府。

 

既然无须经中央部委批准,2009年前后,交易市场的批准权掌握在了地方政府手上。

 

天津是其中的先行者。手握着国家发改委批复的《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金融创新专项方案》,天津先行先试,截至现在已有近30家交易市场,其中的天津贵金属交易所和文交所更是全国闻名。

 

“很多地方政府没有想清楚建交易所的目的是什么,也不懂如何运作,就是跟风。趁现在还没人管赶紧先建起来。特别是去年,全国都在建交易所,我们不搞就是落后。”湖南省一位不愿具名的金融系统领导如此描述了这场热潮。

 

正是在地方政府的推动下,不到三年,全国交易市场的数量至少翻了三番。

 

不过,地方政府只负责批准交易所的设立,至于谁来监管、如何监管,尚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

 

有趣的是,2011年10月中旬的一次交易市场负责人聚会上,热议的话题是如何寻求强势政府的庇护,上海、重庆、北京、天津4地成为大家向往之地。事实上,该次聚会前,已经有超过20家交易所迁址到以上直辖市。

 

没有下文的整顿

 

整顿早已开始,却总是没有下文。

 

2009~2010年,工商总局、商务部轮番上阵,发起了一轮又一轮整顿,其中尤以商务部的“国六条”最为严苛,国务院也专门致函各省市,要求落实。

 

然而,“国六条”最后不了了之。

 

在期货专家、同济大学法学院院长助理刘春彦看来,这种情况也并非偶然:对交易市场,商务部并没有一套完整的监管体系。加上其与各省商委或商务厅只是业务上的指导关系,在地方上并没有抓手。

 

最让交易市场老总们害怕的是证监会主席助理姜洋。2010年6月26日,姜洋率领一个庞大的国务院大宗商品交易市场检查小组进驻交易市场的重灾区——山东。

 

检查组调出托管银行的出入金数据,还进入交易所后台,复制所有的成交数据和后台资金往来数据,一时让整个市场风声鹤唳。

 

但是,阵容空前豪华的调查组回去之后,竟然也没了下文。

 

2011年12月21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了修改《期货交易管理条例》的征求意见稿,意味着将中远期交易纳入期货交易的范畴,为进一步清理整顿提供了法律依据。

 

不过,众多的交易所还是保持着观望。

 

“38号文”出台之后,各省金融办按照证监会要求给省内的交易场所发了一张基本情况调查表。

 

但深谙政策动向的市场老总们对38号文出台的时间颇为敏感:“12月12日,各省级金融办把摸底结果上报证监会。到年底了,要统计的数据那么多。出方案也是春节后的事。”

 

更微妙的是,“38号文”将牵头的任务由之前的商务部转移给证监会,但落实清理整顿的却是各省政府。

 

“中央不放权,出了事让地方政府收拾烂摊子。”湖南省金融办的一位官员抱怨说。而一位接近上海市政府领导的人士向记者透露:现在都是“拖着”,什么时候证监会过来,什么时候再说。

 

即便是在清理期间,12月11日,以现货黄金为交易标的的鼎盛贵金属交易所却在江西省乐平市正式开业。该交易所的注册地在乐平,实际运营在浙江,且没有银行的资金托管。

 

 


【编辑:陈耀杰】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