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庆祥:艺术品投资 抓住本质是王道 2012-07-17 15:55:12 来源:大江南收藏 作者:曹辰  点击:

郭庆祥是收藏界的一位传奇人物。自1992年他开始涉足艺术品收藏起,就不断创造佳绩:1997年,48万元买入傅抱石《二湘图》,2002年在广州嘉德拍卖行以500万元卖出;1998年,180万元买入一幅李可染画作,2002年在瀚海拍卖行以1000万元卖出;2005年,吴冠中的《鲁迅乡土组画》和《龙须岛社之家》均拍出639.2万港元,成为那次拍卖会“双冠王”。与范曾的一场官司,更把他推至全国热点人物。那么,在他眼中究竟什么样的艺术品才值得投资,他的投资策略有什么独到之处呢?本报专访了收藏家郭庆祥。

  

藏家经验

  

不贪小便宜拒听故事

  

与许多刚入行的藏家“只买贵的”不同,郭庆祥的收藏理念是只买对的,不一定买贵的。所谓对的,首先要是真的。而真品的价格自然不菲,如果贪小便宜,以为能以很低的价格在市场上买到大师的作品,是不可能的。

  

郭庆祥说他的收藏渠道主要来自画家本人、拍卖市场以及藏家同行。但是,从拍卖行买拍品时要注意作品的来源,不能听那些天花乱坠的故事,好听的故事里面往往是陷阱。

  

除了拒绝听故事,还需谨慎鉴定。因为市场上造假的功夫比鉴定研究的功夫下得更深。造假者受利益趋动,为了多赚钱,从制假到贩假的过程中,不仅要花很大精力去研究作品,而且想尽一切办法编造作品来源糊弄藏家。他说:“鉴定师也是人,不是所有东西靠肉眼都能看准,对于刚入门的藏家为了避免损失一定要小心。”

  

收藏心得

  

与画家交流提升审美

  

郭庆祥认为,与艺术家多交流是深刻理解艺术家作品的捷径之一。他说,和艺术家在一起只谈艺术,不谈其他,纯粹的对话让郭庆祥更了解艺术家的内心世界,理解艺术家们的创作态度。

  

对于郭庆祥来说,1999年认识吴冠中是他的莫大幸运,正是吴冠中让他对人生、对艺术的理解发生了重大的转折。郭庆祥回忆,吴冠中是一个敢讲真话的艺术家,这是艺术创作最基本也是最难得的精神。这也是郭庆祥在收藏时尤其钟爱吴冠中作品的重要原因。

  

和好朋友石齐的交流,让郭庆祥开始走进赵无极的世界。2005年,石齐告诉郭庆祥,作为一个好的藏家,一定要关注赵无极,石齐评价赵无极是用西方艺术创作态度结合东方绘画意境,是艺术史上了不起的艺术家。自此,郭庆祥开始注意并研究赵无极绘画作品,等到自认为成熟时,就开始收藏。

  

藏品方向

  

收藏有创新性的作品

  

郭庆祥认为,真正的艺术作品一定要保持原创性和唯一性,同一件作品的复制没有任何意义,只有懂得创新的画家,才能真正继承传统。

  

郭庆祥主张“借古以开今”,当代艺术家不能临摹传统的皮毛,应该去继承创新精神。

  

因为对创新的钟爱,吴冠中《苏醒》中独到的创新手法,让郭庆祥回味无穷。这幅作品是吴冠中创作于1998年的一张巨幅抽象水墨,第一次见到它,郭庆祥用两个字来表达当时心情:震撼!巨大的视觉冲击力下能感受到生命勃发的意境。郭庆祥说,吴冠中是一个不断否定自己的艺术家,总是用绘画语言持续地创造新的艺术生命。

  

郭庆祥认为这种心灵震撼更多源自艺术家本人真情实感的创作态度。他评价现在很多艺术家功夫在画外, 迎合和讨好普通大众的审美并不是对美术真正的理解,顶多称为画匠。

  

收藏经历

  

学会感性认识、理性收藏

  

经历1:不买假画就是赢

  

我从小就喜欢美术,1992年开始投入资金收藏艺术品。在那个年代,艺术品市场还只是有艺术爱好的人士在玩,提高点自身的雅趣和人文修养。刚开始兴起的拍卖行,好的靠谱的作品和真迹相对多一些,价格也较稳定。我的收藏入门经历与起点都比较高,那时在著名话剧导演梅阡的建议和鼓励下,我与中央电视台合作拍摄了国内著名艺术家的访谈《八十瑰宝》,记录在世艺术大家的艺术历程与艺术主张。两年内,我们陆续拍摄了吴作人、叶浅予、董寿平、启功、黄胄、何海霞、宋文治、白雪石、张仃等一大批老画家。在与这些老画家访问互动的过程中,我的艺术修养、眼力和感悟自然水涨船高。但同时也亲身经历了一些让我真正认识艺术品收藏及其风险的事件。

  

那年,北京文物商店秦公向我推荐了三张李可染的《牧牛图》,每张约3平方尺。我拿画去请教中央美院的王乃壮先生,先生说画不对;又去请教吴作人萧淑芳夫妇,他俩也说不对。最后,我拿了画去了李可染家,李夫人邹佩珠和儿子见了画说全是伪作。秦公在业内影响很大、很权威,也卖假,你说我们还能相信谁?所以这段前期初涉艺术品收藏的经历,使我懂得了没有百分百认定真迹的把握就不买,不买就是赢。

  

那时,齐白石、张大千、徐悲鸿、傅抱石等中国近现代有名画家的作品,我都曾买过。但以后发生的一些事情,改变了我对一些名气响的画家的看法。

  

经历2:商业画家不是艺术家

  

大约在1995年的时候,荣宝斋业务经理米景阳找到我,称他的好友某国画家在法国购买了一处房产,因没钱支付房款了,请我帮忙买他200张画。当时我订购了他200幅中国画、100幅书法。

  

一个月左右该国画家就画完了100张作品,并已装裱完毕。我觉得奇怪:一个画家怎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能画完并装裱好这么多作品?于是,我带着疑问到了该国画家在北京的画室一看,很多3平方尺的宣纸都用吸铁石整齐地吸在画墙上,《老子出关》、《钟馗》、《达摩》等题材几乎和前100张没有什么两样,都是这几个人物造型来回组合。工作现场就像是工厂车间的流水线,自己复制自己的作品,已和印刷品没有什么区别,书法也像商标一样。我认为他的这种程式化、模式化的制作过程就是一个工匠的简单劳动。

  

经历3:感性认识 理性收藏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画廊、机构进入了拍卖市场,它代表了以获利为目的的投资者进入了拍卖市场,同时也转变了艺术品市场不仅仅是因爱好而收藏的平台,更是投资的平台,市场竞争也就越来越激烈。当时,我就提出了感性认识、理性收藏的观点。

  

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我与吴冠中先生正式相识,数年前正是他以“不能打扰创作”的理由拒绝了我们《八十瑰宝》剧组的采访。这次见面使我们一见如故,在以后的数年里,我们成规模成系统地收藏了吴老大部分的绘画精品。

  

我几乎年年去拜访吴老,去跟他学一些有关绘画方面的知识,了解其绘画创作的过程,更多的则是探讨艺术和人生的哲理。他的艺术思想、创新精神以及严谨的创作态度深深地打动了我,我认为这才是真正的艺术家。我和他也因此成为真正的忘年交。

  

到了2004年后,唯利是图的投机者资金开始进入了艺术品市场,完全把艺术品变成了概念来炒作。所以,在艺术品收藏和投资状态共存的环境下,我又提出了学术性收藏的观点,注重学术研究,提倡艺术品本身的艺术价值。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